任何违反书上的应答都会被直接判错和扣分。所以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深入地研究这一场战役的真实情况。
按照当时教科书上的说法:“渝川港大捷沉重地打击了联军的嚣张气焰。他们不甘心失败,垂死挣扎,发动了疯狂野蛮的定州战役,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此次定州会战,联军集结了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妄图打开定州——这座通往天京的最后一道大门。但是我帝国的将士们万众一心,前仆后继,不畏强敌,众志成城。他们英勇顽强地多次打退了敌军的猖狂进攻。”
“经两天一夜的艰苦激战,勇猛的帝国官兵们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在伟大英明的圣上的领导下,彻底挫败了敌军的狂妄计划。我们英雄的定州城依然巍然屹立在无耻懦弱的敌军面前。联军的将领们最后不得不垂头丧气,承认了他们可耻的失败,并重新回到了谈判桌前。”
史书上这样写,学子们也就这样读,考试的时候就这样照着抄写上去。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一个小小的问题——既然联军如此的懦弱和无能,我们那么的英勇强大,那为什么还不把他们干脆彻底地就地消灭完啊?大家还谈个什么判?
当然,史书和对百姓们的宣传是一回事,当时的皇上和朝廷的要员们的心里却是清楚明白的。定州这一仗的结果,让青龙帝国的军政要员们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联军依然有着不能小看的强悍战力。万一逼急了,指不定还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
事实上,定州战役之后没几天,双方的代表团就都迫不及待地要求重启谈判。这一次,大家的态度都有了一定的收敛。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双方同意将战争赔款约定为一亿两千万青龙帝国金币,由联军所组成的各个国家协商之后,再按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摊。
这是双方在最困难的问题上达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协议。
接下来,他们双方又就其他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和辩论,比如战俘的问题、滞留在青龙帝国的军队及其他人员如何遣返回国的问题、以及战争责任的追究、尤其是如何界定和处理战犯等等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上,双方都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苦谈判。
青龙国代表团认为对方属于战败,所有滞留在青龙帝国境内的武装人员都应属于战俘。但是联军方面肯定不干。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终战条约,不是投降条约。只是双方都不想打了,所以大家才坐下来谈判的。怎么能说我们是战败的一方呢?要不咱们还接着打下去?
联军代表们开始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但是随着定州并没有完全拿下,而青龙国的大批军队纷纷云集在定州的附近,联军代表的底气显然也就没有一开始的那么足了。
骆荆山的调子唱得比较高。他表面非常镇定,说打下去就打下去,一旦你们全线溃败,那条件就不再是这个条件了。到时候无论我们说什么,你们都得接受。
经过反复的争吵,最后大家还是接受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就是所有的联军武装人员都必须放下武器,等待遣返。
这期间他们必须接受青龙国方面的安排和管理,但他们不属于战俘,不能当做战俘来对待。
可是那些原本已经被青龙帝国方面所俘虏的人员,则必须被当做战俘来对待了。
至于联军方面的高级将领们,则可以作为谈判代表或外交人员来对待,可以不解除武器,但是必须随最后一批遣返人员一起,返回他们各自的国内,不得再以任何借口滞留。
但是如果在滞留期间,有不服从青龙帝国方面的安排,甚至煽动下属进行武力对抗的,一经发现,可立即当做战犯处理,青龙帝国的军队有权将他们当做敌人对待,并进行武力弹压。
在这场艰苦的谈判桌上,双方经常会爆发极为激烈的争吵,不仅大家都拍着桌子指着鼻子互相大骂,还常常动不动就进行武力的威胁,整个过程看起来好像很艰苦很难缠。但是双方的代表们心里很都清楚,谈判的长时间拖延对谁来说都是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