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着余大人,似乎他们全都是那个声言要放弃作战的军官的追随者。他们同意他的话,并且十分坚定地站在他的这一边。
他们不相信这场战斗会赢,所以倒是觉得:也许忍气吞声、苟延残喘地活下去也是个办法。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能够活下去,那么何必非要死打硬拼,白白丢掉自己的一条性命呢?当个普通百姓不好么?他谁爱来占领,那就来占领好了。
至于国家兴亡什么之类的,又关得了我多少事呢?我一个平头百姓,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江小龙悄然问身边的人道:“这人谁啊?这么大胆?”
“本地人。平日里跟余桂久称兄道弟的,是个曾在战场上救过余大人的命的家伙。”多伦富德极为简短快速地回答道。
“难怪……”
多伦富德的话还没说完,江小龙就打破了现场尴尬的沉寂,高声喊道:“没用的,余大人。还是让他们走吧。”
余桂久登时就很诧异地看着江小龙,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江小龙稳步走上了高台,跟余桂久站在了一起,对台下的人朗声说道:“凡是不愿意打仗的弟兄们都走吧!我原谅你们,也不处罚你们。”
“像你们这种丧失了斗志的人,上了战场也没用。都走吧。”
随后,他提高了音量说道:“不过临走之前我请你们想一想:我们一旦战败,敌军的铁蹄踏进城里来。你的家人,你的妻子儿女,你的老父亲、老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妻子儿女们,就全都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一旦联军的士兵们冲进城里来,在你们的面前发生了抢劫强女干和杀戮,然后当你们的家人鲜血淋漓,就在你的面前向你哭喊、向你求救的时候,你们有能力保护他们不受侵犯和凌辱吗?还是你们愿意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遭受侮辱和残杀?”
“如果你们觉得这种事情不会降临到你们的头上,那你们就走吧。我绝不留你们!”
他的话不长,但是很有力道。每个人都不得不低头想一下,他讲的有没有道理。
人家是战胜者。
战胜者跟被征服者之间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他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只能祈求他的怜悯——就像是家里养的鸡和猪一样。
当屠刀握在人家的手上,一切自然都是人家说了算。人家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许多战友的生命的代价,他们会可怜你么?
他们是征服者!
征服者一定会把被征服者看成是蝼蚁一般的存在,他为什么要去可怜蝼蚁呢?
自古以来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现象。
国内战争或许会这样。军队要标榜自己是正义之师,爱护百姓,秋毫无犯。对被占领的城市采取怀柔政策。但那是因为他们需要争取民心,为自己的一统江山大业打下牢固的民众基础。
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就不一样了。你是入侵者,即使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也不一定马上就会看见好的效果。反倒是血腥屠城,或许更能震慑抵抗者的信心和士气。
尤其是在古代,人们没有什么现代(或称后世的)的文明理念。侵略者都是蛮不讲理的。
比如在我们这个时空的历史上的大清国,在征服中原的战争之中就有着许多屠杀的案例,比如臭名昭着的什么“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等血腥暴力屠城事件。
只有在大肆野蛮的屠杀、平定了被征服者的反抗之心之后,他们才会坐下来跟你谈什么怀柔政策、休养生息、安抚民众等等。不过那也是为了他们今后的统治,打下坚实的民心基础。
成吉思汗的屠杀则更为恐怖。他在后世居然被许多人奉为英雄和什么“一代天骄”。这简直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想当年他们在征服中原、屠杀汉人的时候,他可是一名仿佛从地狱里来的刽子手,其冷酷的满城屠杀的手段是极其的残酷无情的。
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