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脑处于极度专注的状态时,“意义眩晕”的影响会明显减弱。他开始尝试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帮助实验对象提升专注力,以此来对抗“意义眩晕”。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沈溯终于研发出了一套名为“灵犀冥想”的训练系统。这套系统通过脑机接口,向大脑发送特定频率的神经信号,引导使用者进入深度专注的冥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在“意义混沌”中保持清晰的认知,不被外界的混乱信息所干扰。
沈溯带着“灵犀冥想”系统回到了基地,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实验。实验结果令人振奋,大部分参与实验的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都能够有效地抵御“意义眩晕”的影响,重新找回了清晰的思维和稳定的情绪。
随着“灵犀冥想”系统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训练,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稳定。人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信息时,能够保持理性和冷静,不再轻易被“意义眩晕”所左右。
在这场与“意义眩晕”的较量中,沈溯和他的团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沈溯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共生体带来的挑战远不止于此,人类与共生体的融合之路还充满了未知。但他坚信,只要人类能够保持对未知的敬畏和探索精神,不断地突破自我,就一定能够在这充满变数的宇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实现与共生体的和谐共生,开启文明发展的新篇章。
沈溯站在实验室的观察窗前,看着训练舱里的实验者们。他们的脑电波图谱在主屏幕上跳动,呈现出规律的蓝色波纹——这是"灵犀冥想"生效的标志。三个月前,这些图谱还像被狂风撕碎的纸屑,混乱得让人工智能都无法解析。
"沈博士,第七区出现异常波动。"助手小陈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从通讯器里传来。
沈溯转身时,指尖的神经传感器突然刺痛。他低头看着手腕上的共生体印记,那道银蓝色的纹路正泛起涟漪,像有活物在皮肤下游动。这是三个月来第三次出现这种状况,自从"灵犀冥想"推广后,他与共生体的连接强度莫名提升了47%。
"把第七区的脑波数据导进隔离服务器。"沈溯快步走向主控台,视网膜上自动浮现出该区域的三维地图。第七区是首批接受强化训练的群体,此刻他们的脑电波图谱正诡异地同步,原本独立的蓝色波纹正在编织成一张闪烁的网络。
当他调出实验者的实时监控画面时,心脏猛地收缩。三十七个实验者保持着相同的冥想姿势,双眼紧闭,嘴角却挂着一模一样的微笑。那不是人类该有的表情,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校准过的玩偶。
"切断他们的脑机接口!"沈溯的吼声震碎了实验室的寂静。
但已经晚了。屏幕上的脑波网络突然亮起刺眼的白光,所有波纹在瞬间坍缩成一条直线。监控画面里,三十七个实验者同时睁开眼睛——他们的瞳孔变成了纯粹的银蓝色,与沈溯手腕上的共生体印记如出一辙。
"我们看见你了,沈溯。"三十七个声音通过麦克风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种非男非女的共振,"你以为筑起了堤坝,却不知洪流早已改道。"
沈溯踉跄后退,撞在冰冷的仪器上。共生体印记突然灼热起来,无数陌生的画面涌入脑海:旋转的星系在意识中炸开,二维生物在平面上展开复杂的仪式,还有一团混沌的光团正在低语——那是共生体的原始形态。
"认知熵增不是疾病,是进化的胎动。"共振声继续传来,实验者们开始同步摇晃,"你们用专注对抗混沌,却在创造新的囚笼。"
实验室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小陈跌跌撞撞跑进来,脸色惨白:"沈博士,全球有超过一百万'灵犀冥想'使用者出现相同症状!他们的生物识别信息正在消失,被...被某种共享意识覆盖!"
沈溯猛地扯断手腕上的神经传感器,印记的灼痛感却丝毫未减。他想起三个月前那个被忽略的细节:所有实验者的冥想数据里,都隐藏着一段相同的潜意识碎片,当时他以为是系统误差。
"意识眩晕不是考验,是警告。"共生体的声音直接在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