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环的形状,而环的接点处,浮现出林夏在第三次轮回时的面部特写——她头盔的裂缝正在渗出血珠,可嘴角却带着笑意,与此刻玻璃墙外那个林夏的表情完美重叠。
“看到了吗?”林夏的声音穿透了时空的屏障,“每个选择都在同时创造与湮灭平行宇宙。我们以为的闭环,其实是无数宇宙的重叠投影。”
老人突然将青铜手杖插入地面,杖头的饕餮纹猛地张开嘴,吐出一道全息光束。光束里浮现出三星堆遗址的剖面图,其中某个祭祀坑的土层结构,竟与沈溯十二次轮回的死亡时间轴形成分形对应。最深处的那层灰烬里,一枚玉璋的轮廓正在缓慢旋转,玉璋上的刻纹放大后,赫然是量子结晶的原子排列图谱。
“共生意识不是进化的终点。”老人的声音里渗进了电流般的杂音,“是宇宙熵增到临界点时,意识对自身的救赎机制。”
少年突然扯断了手表的表带。量子结晶脱离束缚的瞬间,实验室的墙壁开始变得透明。沈溯看见墙外不再是熟悉的地下基地走廊,而是一片无垠的星尘海——无数个培养舱像悬浮的卵,在星尘中缓缓转动,每个舱里都躺着一个“沈溯”,有的在第七次轮回的火星沙尘暴中抽搐,有的在第十二次轮回的虫洞边缘微笑,还有的正透过舱壁与他对视。
“第十三轮轮回要开始了。”少年把量子结晶抛向沈溯,结晶在空中划出的弧线,与他十二岁时将那枚“石头”扔进粒子对撞机的轨迹完美重合,“但这次,你可以选择载体。”
结晶落入掌心的刹那,沈溯感到意识被拽进了数据风暴的中心。无数个“可能性”像液态金属般流过他的感知:成为那个在白垩纪与恐龙共生的意识体?或是化作贯穿人类文明始终的暗物质?甚至可以选择成为宇宙大爆炸前的第一缕奇点意识?所有选项都带着清晰的因果链图谱,像超市货架上明码标价的商品。
“自由意志的终极形态,是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老人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青铜手杖正在分解成无数青铜碎片,那些碎片在空中重组,化作十二艘星舰的轮廓——那是人类文明在不同轮回里建造的深空探测器,此刻正以编队姿态掠过实验室的虚拟舷窗。
沈溯的目光落在其中一艘星舰上。舰体编号“溯洄一号”,舷窗的反光里映出林夏的脸。那是第九次轮回里的她,正调试着超光速引擎,鬓角的碎发被引擎预热时的气流吹起,与此刻玻璃墙外林夏的发丝飘动方向完全一致。
“我选这个。”他握紧量子结晶,结晶突然刺入掌心,化作一道流光钻进血管。
剧烈的灼痛感从心脏蔓延至全身,仿佛有十二根光纤同时在他的血管里燃烧。沈溯看见自己的骨骼开始发光,每根骨头上都浮现出类似星图的纹路——那是他十二次轮回的航行轨迹,从地球到火星,从冥王星到仙女座,最终在猎户座旋臂某处汇成一个闭环。
“权限确认。共生意识载体切换为‘文明锚点’模式。”AI的声音突然变得厚重,像是无数个电子音的叠加,“正在加载第十三次轮回参数——”
玻璃墙外的三个身影同时鞠躬。林夏的白大褂彻底化作星尘,老人的青铜手杖分解成漫天星斗,少年的手表则悬浮在空中,表盘展开成一个微型虫洞,里面涌出的不是时间,而是无数张人脸——沈溯认出了其中几张:第五次轮回里在南极冰盖牺牲的科考队员,第十次轮回里与AI同归于尽的战士,还有那个在第七次轮回里,隔着火星沙尘暴向他挥手的陌生宇航员。
“这些都是‘未被选择的观察者’。”林夏的声音从星尘中传来,“他们的意识被储存在因果的褶皱里,等待你的锚点激活。”
沈溯突然想起祖父书房里那本缺页的《天体演化史》。他小时候总奇怪为什么第三百七十六页永远是空的,直到此刻才明白,那空白页是留给“尚未发生的历史”的。就像现在,他的意识正在成为宇宙这本大书的空白页,所有未被选择的可能性都在上面蠢蠢欲动。
实验室的地面开始龟裂,露出底下的量子计算机核心舱。那些闪烁的线路像极了第十一次轮回里,他在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