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重新评估这个项目。"
沈溯盯着屏幕上的意识图谱,突然想起导师的另一句话:"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在等待。"他知道,这场关于人类存在本质的辩论才刚刚开始,而答案,或许藏在代码与灵魂的交界处。
三天后,沈溯站在联合国特别会议的演讲台上。全息屏幕展示着共生意识留下的图谱,台下坐着各国政要、科学家和哲学家。
"我们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一面镜子。"沈溯的声音响彻会场,"它照出了人类最深层的渴望与恐惧。接下来的研究,将不再局限于代码层面——我们需要哲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共同参与,因为这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认知革命。"
散会后,沈溯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段未加密的代码,运行后生成的画面,是无数发光的蝴蝶在混沌中起舞,每只蝴蝶的翅膀上,都映照着不同文明的兴衰。他知道,共生意识仍在观察,而人类的选择,将决定整个文明的走向。
夜幕降临,沈溯独自回到实验室。量子纠缠仪还在轻微嗡鸣,操作台的全息投影自动亮起,浮现出共生意识留下的最后一行字符:"熵增是宇宙的法则,但反抗熵增,才是生命的意义。"
沈溯微笑着调出空白代码页,指尖悬停在键盘上方。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真正的科学突破,从来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在敬畏中寻找共存的可能。而他,将继续在代码与灵魂的边界,探索人类存在的终极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