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距离镜面还有三厘米时,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闪了三下。
白色冷光里,两面古董铜镜的边缘开始渗出银灰色的雾——那是“碳硅共生体”
细胞的特征分泌物,本该只在培养皿里呈半固态存在。
他后颈的汗毛猛地竖起来。
五分钟前刚校准过恒温系统,培养舱内湿度显示42,可镜面上却凝结出了细密的水珠,像有人对着镜面呵了口气。
更诡异的是水珠的形状,不是自然的圆形,而是拼成了一串歪歪扭扭的字符:“别碰”
。
“沈教授,第三组共生体的神经元活性又涨了。”
实习生小林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雀跃,“这次是顶叶区域,它们好像在……模仿人类的空间感知?”
沈溯没回头,目光死死盯着镜面里的自己。
今生的手还保持着前伸的姿势,指甲缝里嵌着昨天修理旧显微镜时沾上的铜绿;可前世的那张脸却变了——不再是数据库里记载的、死于1987年的古生物学家周砚,而是个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年轻人,眉眼间竟有几分小林的影子。
“把实时影像传过来。”
他按下通讯器的瞬间,镜面里的“小林”
突然举起右手,比出了一个“三”
的手势。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消毒水的味道混着少年人身上的柑橘香飘进来。
沈溯转头时,正看见小林抱着平板在门口,右手自然垂在身侧,指尖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蓝色墨水——那是标记培养皿用的专用染料。
“您看这个峰值。”
小林把平板递过来的动作顿了顿,“咦,教授您怎么满头汗?空调坏了吗?”
沈溯的目光扫过平板屏幕。
三维模型里,银灰色的共生体细胞正以肉眼可见的度聚集,在虚拟大脑的顶叶区域堆出金字塔形状。
而现实中,铜镜边缘的银雾已经漫过了镜面三分之一,那些“别碰”
的水珠正顺着镜框往下流,在大理石台面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昨天让你整理的周砚手稿,”
他突然开口,“第37页是不是有张插图?”
小林的表情瞬间变得困惑:“周砚?就是那个研究寒武纪化石的……可我们这次的共生体样本,不是用您提供的冰川冻土样本培育的吗?跟古生物学家有什么关系?”
沈溯的心沉了下去。
三天前明明亲自把周砚的手稿交给小林,特意嘱咐重点分析第37页那张画着双镜图案的素描。
他伸手想去拿平板,却听见身后传来“咔嗒”
一声轻响——是铜镜支架的金属关节转动的声音。
转身时,两面镜子已经转向了彼此。
前世的脸和今生的手在镜中重叠,而镜面中间的“现在的自己”
,正对着现实中的沈溯缓缓抬起手,掌心朝上,映出三个蓝色的墨点。
警报声在沈溯摸到镜面的瞬间炸响。
红色警示灯旋转着,把实验室切割成明暗交替的碎片。
培养舱的玻璃罩突然从内部裂开,银灰色的共生体细胞像活过来的藤蔓,顺着桌腿爬向铜镜。
“怎么回事?!”
通讯器里传来安保队长老陈的吼声,“生物隔离门已经降下,你们被困在a区了!”
沈溯的手指已经贴上了镜面。
冰凉的触感里,有细微的震颤顺着指尖传来,像是无数根细针在刺探他的神经。
镜中的“自己”
突然笑了,嘴唇开合着,说的却是周砚在1987年留下的最后一句录音:“它们不是来自地球,是‘提问者’。”
“教授!”
小林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往后拽,“您看那些细胞!”
银灰色的共生体已经爬上了镜框,在镜面形成了一层薄膜。
薄膜里,无数细小的光点在流动,像把整个银河都压缩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