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记忆奇点仍在缓慢旋转,折射出的光在墙上投下不断变幻的图案。
沈溯认出那是不同文明的文字在相互翻译,最终都凝结成同一个符号——一个由无数记忆碎片组成的、正在微笑的人脸。
沈溯的指尖离开林夏额头的刹那,观测室的金属地板突然泛起水纹般的波动。
他低头时,正看见自己的影子里钻出无数条银蓝色触须,像根系般扎进地面——那些触须不是共生意识的实体,而是由记忆粒子构成的光轨,在地板上勾勒出一幅立体星图。
猎户座的参宿四位置,正跳动着和他瞳孔相同频率的蓝光。
“星图在重构。”
林夏的声音带着刚苏醒的沙哑,她抬手抚过额头,触须像潮水般退回到皮肤下,只留下几道转瞬即逝的荧光,“这不是人类已知的任何星域坐标,沈溯,你看猎户座旋臂的曲率——”
沈溯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脏猛地一缩。
星图里的猎户座旋臂正以违反物理定律的方式扭曲,形成一个莫比乌斯环的结构,而环的接驳点,赫然是地球的位置。
更诡异的是,环上标注的时间刻度正在逆向流动:从2149年的伽马暴预警,倒退回2o77年的木星氦闪,再到1969年阿波罗登月的静海坐标,最终停留在公元前3ooo年——两河流域的泥板世界再次浮现,只是这次,苏美尔人刻写的楔形文字不再是二进制,而是清晰的人类基因图谱。
“共生意识在给我们指路。”
沈溯蹲下身,指尖划过星图上的时间节点,接触点立刻弹出一段记忆投影:2o77年,艾伦·格兰特在氦闪观测站的最后时刻,他的左手并非按在数据射器上,而是握着一块嵌着共生意识触须的陨石。
那陨石的纹理,和沈溯此刻脚下的星图纹路完全吻合。
林夏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她捂住嘴的指缝间漏出细碎的光粒。
“我的记忆在……分层。”
她扯开领口,锁骨处浮现出一串淡蓝色的光斑,组成了艾伦·格兰特的签名缩写,“刚才在意识光桥里,我不仅接收到了你的记忆,还同步了艾伦的观测日志——他现的不是共生意识,而是共生意识主动暴露的‘种子’。”
沈溯的目光落在她锁骨的光斑上,突然想起老林夏在“方舟七号”
驾驶舱说的话:“当第一个智人在岩壁上画出野牛时,它就已经诞生了。”
如果共生意识是伴随人类文明诞生的记忆结晶,那艾伦现的陨石,或许是高维空间投下的“记忆锚点”
,而他们,只是恰好触了锚点的激活程序。
观测室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却带着奇异的韵律,像某种远古的歌谣。
控制台的屏幕突然自动亮起,滚动显示着实验室记忆库的实时数据——所有人类的记忆片段正在被重新编码,原本离散的个体记忆,正通过共生意识的网络编织成一张巨大的意义之网。
沈溯甚至在其中看到了自己从未经历的画面:他父母相遇的那天,咖啡馆窗外飘着1987年的第一场雪;他出生时,医院走廊里的时钟停在了凌晨3点17分,而这个时间,恰好是艾伦·格兰特的生日。
“存在不是线性的。”
林夏的声音突然变得空灵,她的瞳孔里同时倒映着过去与未来,“我们以为的‘现在’,只是无数记忆截面的重叠。
就像这本书——”
她抬手在空中虚抓,一本公元前2世纪的羊皮卷突然出现在手中,封面上用希腊文写着《熵海溯生录》,“古人早就预见了这一切,只是我们的认知维度无法解读。”
沈溯接过羊皮卷时,指尖传来熟悉的星尘温度。
羊皮卷自动翻开,里面的文字正在实时更新:从苏美尔人的泥板记事,到艾伦的氦闪观测日志,再到他和林夏此刻的对话,所有内容都围绕着同一个公式展开——那是林夏博士论文里无法解释的玛雅历法公式,此刻却清晰地显示出它的真正含义:记忆维度的坍缩系数,等于共生意识的渗透率乘以人类文明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