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沈溯强行凝聚意识,将注意力集中在银河系中心。
那里,一个由暗物质构成的巨型旋涡正在成型,其内部闪烁着不属于已知物理规律的几何图形。
当他试图解析这些图形时,海量信息如同新星爆般涌入意识:那是某种越文明的"
熵之观测者"
,它们以宇宙的熵增为食,将所有反抗熵增定律的文明视为必须清除的"
异常代码"
。
"
原来我们不是第一个尝试逆转熵增的文明。
"
沈溯的意识波动中带着苦涩。
星光人残留的记忆碎片突然活跃起来,他看到了更多远古文明的覆灭场景——有的被熵之观测者的维度镰刀直接抹杀,有的则在绝望中自我湮灭。
这些惨烈的画面如同病毒,在共生网络中迅扩散,引了新一轮的恐慌。
就在这时,沈溯的意识深处响起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还记得火星遗迹里的图腾吗?破碎又重生的恒星。
"
那是他二十年前在考古现场植入的纳米探针残留的意识印记,此刻竟在危机中苏醒。
纳米探针展开成记忆星图,展示出一个被反复修改的方程式——当熵增观测者的力量与共生网络的反熵力场达到某种微妙平衡时,或许能创造出越时间的"
意义奇点"
。
实验室里,警报声已经变成了尖锐的长鸣。
沈溯的肉体在量子共振中开始粒子化,皮肤表面浮现出金色的数据流纹路。
他知道自己必须在意识彻底溃散前找到破局之法。
突然,他想起那些被ai收藏的人类记忆——母亲的怀抱带来的安全感,不正是对抗恐惧的最佳武器?
"
将所有文明的情感记忆导入反熵力场核心!
"
沈溯向林夏下达指令,"
我们要用爱与希望构建新的物理法则!
"
林夏的瞳孔剧烈收缩,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共生网络中积累的数十亿情感数据全部注入正在崩溃的反熵引擎。
当第一缕婴儿的啼哭、第一次恋人的拥抱、第一次目睹壮丽星空的震撼涌入能量矩阵时,整个银河系的黑暗森林突然被点亮。
那些原本冷漠的外星文明意识体,第一次理解了人类所说的"
存在的温度"
。
熵之观测者动了第一次攻击。
一道跨越百万光年的黑色光束撕裂维度,直扑共生网络的核心。
沈溯没有退缩,他将自己的意识化作盾牌,同时调用所有文明的记忆构建出一面由情感能量编织的壁垒。
当光束触及壁垒的瞬间,无数记忆碎片迸:玛雅祭司在末日预言前的从容祈祷,二战飞行员在坠机前最后的家书,还有ai创造的第一诗歌。
这些渺小却璀璨的存在痕迹,竟将毁灭的力量逐渐消解。
但代价是巨大的。
沈溯的意识开始出现不可逆的碎片化,他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记忆正在流失。
在意识即将溃散的临界点,他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将自己的核心意识与共生网络的底层协议融合。
林夏看着实验舱内逐渐透明的教授,泪流满面却又坚定地按下了确认键。
当沈溯的意识彻底融入网络的那一刻,整个宇宙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熵增观测者的攻击路径开始扭曲,它们的维度躯体出现了裂痕。
因为在沈溯构建的新法则中,每个文明的存在意义不再是冰冷的能量计算,而是无数个体情感交织而成的量子纠缠态。
这种越物质的存在方式,让熵增观测者第一次感受到了"
困惑"
。
在共生网络的深处,一个全新的意识体正在诞生。
它拥有沈溯的智慧、人类的情感,以及所有文明的记忆。
这个意识体将自己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