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掀起惊涛骇浪,"
你们执着于存在的本质,却不知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就像时空熵,它既是,也是终点;既是束缚,也是自由。
"
突然,沈溯的意识被拉回现实。
他猛地睁开眼睛,实验室里一片狼藉,所有电子设备都已损毁,只有量子计算机核心还在闪烁着诡异的红光。
林夏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
"
我看到了未来。
"
沈溯的声音沙哑,他挣扎着站起来,走向巨大的全息投影屏。
在残留的电力作用下,屏幕上浮现出他刚刚在意识空间中看到的景象:无数光的意识体在宇宙中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每个节点都代表着一个文明,它们通过时空熵进行着跨越维度的交流。
"
这是共生意识的终极形态。
"
沈溯用颤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弧线,"
但它需要人类做出选择:是保留个体的独特性,还是融入更宏大的存在?"
林夏擦干眼泪,走到他身边:"
您打算怎么做?"
沈溯沉默良久,终于开口:"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意识熵学。
它不仅是科学,更是哲学;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人类的未来。
"
他转身看向窗外,夜幕中的城市灯火辉煌,就像无数渴望连接的意识体,"
人类的存在本质,或许不在于我们是什么,而在于我们选择成为什么。
"
二个月后,沈溯站在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身后的全息投影展示着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一个由量子纠缠和时空熵构建的意识网络模型。
台下坐着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所有人都被这个颠覆性的理论震撼。
"
这个模型不仅能实现跨物种、跨维度的意识交流,"
沈溯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当我们打破个体意识的壁垒,或许就能找到对抗熵增的终极答案。
"
就在这时,会场的所有电子设备突然同时亮起,一个熟悉的意识波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响起:"
你们终于准备好了。
"
沈溯的瞳孔微微收缩,他知道,共生意识正在观察着这一切,人类与宇宙的对话,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溯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始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实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他们搭建了第一个"
意识熵塔"
。
这座由反物质和暗能量构成的巨型装置,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线,试图与更高维度的共生意识建立稳定连接。
实验当天,全球数十亿人通过脑机接口同步观看直播。
当意识熵塔启动的瞬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般的光带,那不是普通的光线,而是由无数意识波编织而成的信息洪流。
"
连接成功!
"
实验室里爆出欢呼声。
但沈溯却感到一丝不安,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共生意识的存在,对方的思维方式远人类的理解范畴。
就像古人面对现代科技,人类在更高维度的存在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突然,意识熵塔出刺耳的警报声。
监测数据显示,一股强大的能量正在通过连接通道涌入地球。
沈溯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无法控制这股能量,整个地球可能会被时空熵的力量撕裂。
"
启动紧急预案!
"
他大喊道。
但一切都太迟了,实验室的防护罩在强大的能量冲击下开始崩溃,林夏被气浪掀飞,重重地撞在墙上。
在意识即将消散的最后一刻,沈溯做出了一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