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忍不住笑起来。
“你小小年纪,还知道这个?”
虞老太笑问道。
虞蘼点头,“父亲一纳小妾,叶夫人就抱怨,还说以后我有了弟弟,夫家才不敢欺负。”
虞老太幸灾乐祸,问道:“那个叶夫人就没有兄弟?”
“有”
,虞蘼伸出三根手指头,“三个,是姨娘生的,她都不让我叫他们舅舅。”
虞老太:“这幸亏是你爹娘把你要回来了。”
虞蘼的话更让虞老太他们更加确定了那个猜测。
但听虞蘼还称呼那叶老爷父亲,虞老太就猜了,这个老爷对自家孙女儿绝对是真心好,要不然这孩子贼精的,不能还喊他父亲。
如此一来,好像也不用太怕叶夫人给自家使坏了。
他们的牛车从梨花镇出来,又走一段,路两边堆着的麦秸垛、稻草剁等柴火堆越来越密集。
虞蘼好多都不认识,便频频发问:“这是什么柴禾?”
“高粱杆子。”
“那个呢?”
“棉花柴。”
“还有那个。”
“花生秧子,喂牛羊的。”
虞老太一一回答这些疑问,十分耐心,以后不是千金小姐了,这些都得认识。
就算叶老爷可能对她是真心好,这小孙女还是不是大小姐了,不出意外,将来一辈子都要在农家过活儿,连柴火都不认识的话,谁家敢求娶。
太阳彻底落在西边,红彤彤的十分好看,但已热气不在,牛车也终于在鞭声的催赶下走上一个两边栽满榆树的小路上。
小路很平坦,牛蹄子踏上去咯噔咯噔的。
虞老太指着榆树尽头房屋密集的所在,说道:“那就是咱们村儿了。”
村庄西北处是一条东北西南向蔓延很长的山脉,虞蘼道:“还有山。”
“那深山里可有狼”
,虞老太立即吓唬她,“以后你可不能一个人往山里去。”
这条子午山麓长是很长,有一二百里,却并不宽,十几里而已。
且山两边都有村庄居住百年,里面的狼、虎、野猪一些野物早就被两边的人驱赶的往那些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去了。
不过也不能说没有这些野物,山里就没有危险了。
村里人经常这样吓唬小孩,免得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往里面闯。
虞蘼是个胆小的,当即表示不会一个人去山里。
“他二叔,回来了,你们家玉儿怎么样了?”
这时一个扛着箩筐的中年男人从东边的小路上拐出来,远远看见虞家的牛车就这么问。
村子只有六十多户人家,虞玉生病去了京城的事儿,在前天下午他们出发后不久,已在村里传遍了。
听到这话,虞归忙道:“小蘼,叫伯伯。”
虞蘼乖巧一笑:“伯伯。”
虞固山这才看出来,坐在韩氏怀里只露出一张小脸的小女娃不是那虞玉。
“这是?”
他惊讶地揉了揉眼又拽了拽耳朵,刚才老二说的,是小米不是小玉吧?
“这才是我家孙女儿”
,虞老太说道,“当初老二家的不是在驿站生的孩子吗?跟人家的抱错了。
小玉那丫头看见过她亲娘,过去认亲咱们才知道。
这不,就换回来了?”
“这、”
这信息量太大了,虞固山有些反应不过来,什么叫孩子抱错了?换了回来?
正当他再想问问时,那牛蹄子哒哒的,踩在硬邦邦的地面上,很快就没了踪影。
村中间有个十字形的路口,虞归赶着牛车往西面一拐,经过了有五六户人家的样子,便停在最末尾的那家砌着土坯矮墙的院门口。
院门是没有上漆的老榆木门,半开着,可以看见院子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正蹲在那儿搅拌鸡食,瓦盆上面还有腾腾热气往上翻。
韩氏喊了声:“杨儿。”
小男孩也听到牛车声往外看来,见爹娘奶奶都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