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武将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几日前,他们还与秦枳同声共气,质疑陛下封赏孟瑶的决定。
如今,却只觉得脸面被当众撕得粉碎。
他们恼恨的并非秦枳犯下死罪。
而是另两摞同样摆在御案前的奏折,让他们颜面尽失。
那是孟瑶命人呈上的。
孟瑶是他们看不上的女流之辈,连入朝的机会都没有。
而正是这样的人,却让北大营的将士,全部以她马首是瞻。
不过一个月相处,她便让他们言听计从。
几句号令,就让将士们遍述北大营的乱象,细数近些年如何军政混乱,以及如何改变现状,守卫京畿。
甚至那些不识字的士兵,也不愿散去,围在一旁,七嘴八舌地献计献策。
这便是让老将们最为羞恼的地方。
他们曾痛斥孟瑶不配、不可、不行。
如今,只觉得面上火辣辣的痛!
……
两日后。
秦枳被废除一切军务,押入天牢,赐毒酒身亡。
秦家家产尽抄,子嗣流放岭南。
两名亲信当场斩首,在北大营营门前悬首十日,以儆效尤。
兵部随即上奏,由廖长风接掌北大营。
他从军十五年,屡立战功,当得起主将一职。
皇帝看了上书后,命钟意找来廖长风那日所书的治军良策。
详阅之后,准了兵部奏请。
至此,此事尘埃落定。
而孟瑶,虽然封号未改,可她在军中的威望,却比过去更胜一筹。
……
秦枳之事了结。
皇帝对孟瑶的嘉赏,也晓谕京城。
孟瑶又成了京中的风云人物。
结交之人屡屡递来帖子,她全都推了出去。
而陛下许诺的募兵之事,她也全权交给了刘氏兄弟。
至于她自己,竟在这一片热闹中,罕见地闲了下来。
只是……
眼下已近八月,清闲于她而言,算不得好事。
宋嬷嬷开始紧追不舍,非要拘着她绣嫁衣!
孟瑶躲无可躲,又不想外出招摇。
只得去皇长子府,把郁结之气尽数撒在楚墨渊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