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的战马突然长啸一声。
几乎要将他掀下马背。
他好容易稳住战马。
抬起头,不可思议的看向峡谷高地。
……
在秋霞岭时,赵启山本已打算赴死。
他为了守住秘密,不玷污柔妃的名声。
也为了给陪伴自己十年的四万将士,换来生机。
选择交出将令和自己的性命。
正是他最后的那句话,让孟瑶和楚墨渊惊觉不对。
他们拦下了赵启山。
他们发现了叛军数量的差池。
也发现了赵启山描述中的那个,擅于洞察人性弱点,谈笑间取人性命的端王,与孟瑶印象中的那人大为不同。
再结合先前的种种诡异之处,孟瑶这才有了真假端王的猜想。
孟瑶给了赵启山一个机会。
她承诺,会为他守住秘密。
还答应他,会保全秋霞岭的将士。
甚至还会替他洗去污名,让他百年之后不会被人唾弃。
但她有一个条件——需要赵启山助她寻找并拿下那消失的七万叛军。
赵启山同意了。
可是北地茫茫,他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大军的线索。
孟瑶想到,端王狡诈多疑。
绝对不会放任赵启山独自在秋霞岭带兵,军中一定有他的眼线。
于是,便有了赵启山双手就缚,韦副将帐前拦人那一幕。
孟瑶和楚墨渊离开后。
赵启山召集众将,让他们相信,他所说的投降只是权宜之计,是为了争取时机带领大军离开。
深夜,孟瑶果然“中计”。
赵启山带着他的四万将士,就此离开秋霞岭。
之后,孟瑶带领北大营的将士们,满脸骄傲的前来受降,结果……在空无一人的大营中备受打击。
将领们的猜疑,士兵们的不忿,还有北大营日渐涣散的人心,尽数被端王获知。
终于……
端王派人联络上了赵启山。
他让对方率军前来汇合。
他们要在距离京畿之地最近的峡谷,联手给孟瑶致命一击!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