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切除边缘进行过大量的检验。
这05厘米的切除,足以能把肿瘤切除下来,同时还能做到不残留病灶,尽可能多的为病人保留正常组织了。
这例病人是高龄患者,多为其保留一些正常组织,能让他术后的康复提高一个层级,能让其少受很多痛苦。
赵培儒开口道:“五毫米够了。
傅程主任,这些边缘切片做活检。”
傅程小心的接过切片,递给旁边一直候着的年轻学生,年轻学生立即去隔壁检验室去了。
邹斌院士迟疑了一下,没有阻止赵培儒。
五毫米的切除边缘,虽说会冒一点风险,但问题也不太大。
到时看边缘活检结果,再做决定也不迟。
到时如果出了问题,也可以返工,扩大边缘切除范围。
随后,邹斌院士把精力,都集中在一助的本职工作上。
电凝止血。
他手中的电凝止血刀,始终能跟随赵培儒的下刀处,亦步亦趋,将出血量控制的极小,这样不仅病人少受罪,同样也能充分暴露术野,给术者以极佳的手术环境。
随后,两人配合着,切开胰胆管粘膜,边切除粘膜,边缝合胰肠粘膜和胆肠粘膜。
这一步,是使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壁完全粘膜化,胆总管和胰管的内侧壁、胰管和十二指肠壁完全粘膜化。
至此,游离和切除工作,全部完成。
接下来,就是消化道和重要管道的重建了。
众人脑海里,浮现出正无穷符号,横置8的形状。
这种吻合形状很特别,但极其有效。
团队成员通过种种验证,证明这种吻合方式的优势很多,也是能极大降低本台手术危险性的最重要一步。
“等等。”
邹斌院士忽然出声,道:“切片病理检验结果还没出来。”
若是一旦开始消化道重建工作,那再返工就有点麻烦了。
那还得再次“开膛破肚”
,对本就体弱不耐的高龄患者来说,无疑又是一次严重创伤。
也是赵培儒的操作太快,太高效了。
如果是换成其他人来做这台手术,根本到不了消化道重建这一步,病理检验就能出结果。
这时,年轻学生快步从旁边的检验室过来,举着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温度的检验报告单,道:“所有切片结果,全是阴性!”
这话一说,众人心里,顿时都松了口气!
这说明,阳性部分已经切除干净,全都摘除出病人体外了。
体内剩下的部分,全都是阴性了!
众人脸上,都露出喜悦之色。
作为医生,最喜欢听到的就是切片边缘阴性这句话,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再额外扩大切除范围了。
而邹斌院士,更是诧异的多看了赵培儒几眼。
赵培儒这个举动虽小,仅仅只是下刀时偏离了五毫米的距离,但却是帮了病人一个大忙,让其身体在术后能更快康复,这对于已经七十多岁高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的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说是能让其多活几年,都不为过。
随后,进行∞字形的消化道重建工作。
其操作难度也不大,相比于常规吻合方式来说,并没有增加额外操作难度。
在赵培儒和邹斌院士这两位顶尖医师的操作下,很快便全部重建完成。
最后一步,作为二助的傅程,在病人胰管内,放置口径相似的硅胶管支撑,用可吸收线固定,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
随后,将切开的十二指肠前壁,用1号丝线间断横行缝合。
检查无遗漏后,逐层关腹缝合。
全套手术流程,完全按照治疗方案做下来。
术中,既没有出现一丁点意外情况,也没有出现返工。
所有人都感觉,这台手术有点出乎意料的顺利。
太顺利了!
他们回味这台手术的过程,主刀赵培儒的任何一步操作,全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