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因「李信直辖」的缘故,参与了这场会议,坐在帐尾。
眼见诸将按顺序坐下,军议正式开始。
裨将军辛梧先根据斥候和间人传回的情报,向帐中诸人讲明眼前的敌我形势。
「项城中,至少有五万楚军,由楚国上柱国项燕统率。
来自楚国东部的增援还在不断赶来,按照我方情报,要不了多久,聚集在项城的楚军人数将接近十万人。
」
此话一出,蒙武、杨原等人皆是神色凝重。
秦国二十万大军南下,楚王负刍自然也是吓得心惊胆颤,知道秦国这次是真要来灭他了。
连忙调集国内所有军队进行抵抗,意图将项城作为战场,和秦国在此角力。
这是要在项城,来一场大会战!
「项城经过加固,就算吾等有巨砲相助,想要破城,恐怕也要半个月以上。
」
「半个月的时间太久了,楚军增援要不了多久就能到,届时人数相当,就算破城用处也不大。
吾等不如以一部分军力围城,困住城里的项燕。
然后遣军埋伏在楚军增援的必经之路上,先将支援的楚军灭掉,再回过头慢慢攻打项城。
只要在项城这里解决掉楚军主力,之后的仗就好打了。
」
坐在帐尾的赵佗听到一位裨将军的话,不由眼前一亮。
这是围点打援啊。
就像当初王贲灭魏一样,先围着大梁,将支援的魏军一个个灭掉,最后再慢慢收取魏国城邑。
…
一个个作战计划被诸将提出来,赵佗一边倾听,一边观察着帐中诸人的反应。
蒙武面容沉稳,听着诸将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李信则坐在主位上,虽然脸上带笑,但其实颇有些不耐烦。
还有那昌平君,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平和的笑容,静静听着诸位秦将的计策,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不一会儿,诸将便说的差不多了。
「都是老成之法啊。
」
赵佗听得直点头,这些秦将能够爬到裨将军的位置,自然都是懂兵法,识地理的,他们提出的策略虽然略有差别,但大体都是围绕着如何拔取项城来进行计划。
或是想赶在楚军增援抵达前速破项城,然后迎战增援的楚军。
或是想借着项城围点打援,消灭楚军有生力量。
亦或者主张放楚军增援与项城里的项燕汇合,然后打一场超级大会战,一举击破楚军主力。
总之,核心观点就是,项城必须拔掉,只有这样,秦军才可以顺着颖水南下。
按照程序,诸将提出谋略后,就该由主将来进行决策,挑选出最后的计划,或是由主将来自己提出计划,让诸将施行。
副将蒙武道:「诸将已各抒己见,还请将军决策。
」
「还请将军决策。
」
诸将皆拱手说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望着李信,他们都希望李信能够选中他们提出的建议,那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而且还能得到献策的大功。
昌平君亦转头望向李信,他也很想知道李信这位骄傲的将军,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唯有赵佗眼皮直跳,有些不敢看接下来的场景。
「尔等的计策都不错。
只是……」
下一刻,在那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李信一拍木桉,站了起来,对着帐中诸人朗声道:「只是,这些计策都太慢了!
若依照你们的打法,吾等要何年何月方能攻灭楚国,活捉楚王献俘于咸阳啊!
」
除了赵佗外,帐中诸人都愣住了。
李信的反
应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昌平君饶有趣味的看着李信,这位年轻的将军,果真和寻常人不一样。
蒙武则眉头紧皱,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他沉声道:「李将军说诸将的提议太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