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大臣王直手捧圣旨,昂然走出,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祖宗之鸿图,夙夜兢兢,以敬天法祖、抚育万民为念。
治国之道,首在明赏罚、辨忠奸,使贤者进、佞者退,朝纲肃穆,海宇澄清。
兹查内阁次辅、兵部尚书于谦,秉性忠贞,才识卓荦,夙着勋劳于社稷。
月前因王崇古一党以“天象示警,遭宵小构陷,竟致身陷囹圄,功业未彰,冤情莫白。
朕每思及此,未尝不痛心疾首,深叹忠良之厄!
今赖天心昭鉴,奸佞伏法,真相大白,于谦之冤情,历历可证,实属被诬蒙垢。
其一片丹心,可昭日月;其耿耿孤忠,足贯金石!
昔日所加之罪,皆属虚妄,实乃朝廷之失,朕之过也!
朕,心悯其忠烈,痛其枉屈,特颁此诏,为于谦平反:着即官复原职,加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赐斗牛服,黄金千两;其母刘氏,教子有方,晋一品诰命夫人,赏金银玉饰一十八件;其妻董氏,柔慧静佳,贤良淑德,特晋为三品淑人,赏金银玉饰八件,官窑瓷器六套。
呜呼!
于谦之忠,天地可鉴;于谦其冤,鬼神同悲。
今沉冤得雪,天下可安。
朕将此案布告中外,俾天下臣民咸知:朝廷爱惜忠良,天理昭彰,虽久必伸!
望尔等文武臣工,当以于谦为楷模,尽忠报国;亦当以此为鉴,恪尽职守,明辨是非,勿使忠良饮恨、奸佞得逞!
此案之曲折,永为殷鉴。
望尔有司,秉公持正,明察秋毫,务使赏当其功,罚当其罪,以慰忠魂,以正视听,以固国本!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明,明兴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臣,于谦,谢陛下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谦颤抖着接过圣旨,已经是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这段时间的屈辱,满身的伤痕,心中的悲愤,此刻都化作了两行清泪,打湿了他那身二品官服,打湿了这金碧辉煌的奉天殿金砖!
“爱卿快快起身!”
须臾间,皇帝已经走下玉阶,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皇上万万不可,臣没事,臣没事!”
于谦赶紧站起身,并向后退了一步,以示不敢受皇上如此大礼。
“哈哈,于爱卿,你受苦了,是朕…朕委屈你了。”
朱祁镇有些动容的说道。
“臣…臣此生唯愿尽忠陛下,竭尽股肱之力,以报皇恩浩荡!”
于谦哽咽道。
“陛下圣明!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短暂的沉寂后,以英国公张辅为首,无数大臣,尤其是那些曾因王党而受排挤压制的耿直官员,激动地跪伏在地,山呼万岁之声如同海潮般汹涌而起,几乎要掀翻奉天殿的穹顶!
这声浪中,既有铲除巨奸的振奋,也有对忠臣昭雪的由衷敬意,更有对天子明断的敬畏。
“众卿平身!”
朱祁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奸佞已除,然国事艰难,积弊尤深!
吏治不清,则百弊丛生!
朕意已决,即日起,整饬吏治,革新弊政!
自中枢至地方,由京察始,推行考成之法,严查贪墨渎职!
火耗归公,均输百姓责任田之策,亦当详议推行!
朕要这大明的天,真正清朗起来!”
说到这,他从龙椅上缓缓起身,声音再次拔高:“朕今日再次明告诸位、天下官员:朕非与士大夫共天下,实与大明亿兆黎民共天下!
凡阻挠新政、祸国殃民者,王崇古,便是前车之鉴!”
“唉,皇帝不仅要清算王党,更要借此雷霆之势,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吏治风暴!
这已不仅仅是权力的更迭,而是整个大明官场运行根基的撼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