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屿知道梅立才为什么会打这通电话。
无外乎任师傅说的那批料子。
“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梅总的眼睛啊。”
王屿笑着恭维了一句。
“得了得了,咱们就别商业互吹了。
我今天打电话来是有件事想麻烦你。
前些日子有人给我介绍了粤省那边一批料子,因为货主家里出了些状况,急需变现。
所以给的价格相对比较划算。
王老板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款卖的火爆。
很多其他品牌抄袭的抄袭、复刻的复刻。
梅青认为只有加快这个系列的上新度,才是减少客群流失的最佳办法。”
王屿在这边点了点头。
梅青说的不错。
国内这种事太常见了。
什么东西能赚钱就卖什么。
拿来主义至上。
压根不管是谁家之物。
总之能照搬就照搬,实在搬不了就抄。
原版维权之路漫漫。
到最后演变成了出一口气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所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更新迭代。
用无数爆款将品牌价值堆叠到足够的高度。
将那些抄狗远远甩在屁股后面。
只是这么一来,设计师身上的担子就重了。
因为市场不会骗人、消费者的喜好更不会骗人。
而很多时候这一点又存在一定的冲突。
是迎合消费群体原有的审美喜好,还是根据潮流风尚的展趋势做先一步的引领。
这中间的度很难把握。
因为人心都是善变的。
“这一点还希望王老板不要怪罪。
咱们之前怎么供货还怎么供。
粤省这一批料子主要是给梅青试水用的。
我最近一段时间手上的事务太多,确实抽不开身。
所以才想请王老板出马帮我把把关。”
最后说出诉求的时候,梅立才可能担心王屿以为他们毁约。
解释了一句。
当然,他前面解释这么多的,也是为了最后这句铺垫。
这方面顾虑王屿不是没有。
毕竟从很早之前帝都梅家中式元素的设计师款就一直都是由王屿方供货。
如今梅家突然从外面找来这么一波数量尚不明确的原石。
要说王屿没有点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梅立才这边做人还算坦荡。
刚才分析的也确实在理。
加上还是交给王屿亲手把关。
这已经不仅仅是坦荡了。
可谓信任至极。
毕竟王屿跟新料子之间是存在利益冲突的。
要不是绝对相信王屿的为人,梅立才是不可能将这件事托付给他的。
“承蒙梅总信任。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你看是你将原石所在的地址定位给我,还是我去了之后联系什么人?”
“这样,王老板我把你的联系方式给对方过去。
到时候让他直接跟你联系如何?”
王屿的爽快明显让梅立才很高兴。
像是卸下了心头重担似的。
也是,就算他有时间亲往。
赌石的眼力也不及王屿的十分之一。
有王屿出马,确实事半功倍。
忙完这些琐事,机场也到了。
王屿跟韩清两个人的行李加起来,都还没有马茹的一半。
自然沦落到了拎包的地步。
好在任师傅跟冯洋就在他们一进大厅不远处。
最积极的周周同志,反倒是最晚一个现身的。
面对众人的调侃,周周也是一脸的幽怨。
“这不能怪我啊。
老爷子就跟我没出过远门似的。
一会儿给我塞这个、一会儿给我塞那个。
之前出国都没见他这么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