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将笔帽轻轻旋上,搁在桌角。日志本合着,封面朝下压在控制台边缘,那句“敌人要的不是胜利,是让我们相信自己已经输了”被遮得严实。她抬头看了眼主屏,结算中心的延迟记录还悬在界面上,0.8秒,像一根绷到极限的线。
她按下内部通讯键,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指挥区:“老陈,组长,回主控室。”
不到三分钟,两人先后推门进来。老陈手里抱着数据板,眉头没松开过。组长站在门口,外套还没脱,目光直接落向战略图谱上的三个红点。
“我刚确认了周培的身份。”林晚没有绕弯,“他是‘迅码科技’和‘恒联技术支援’两家公司的交叉签收人,也是今天出现在巡检排班表上的名字。他明天十点会进入城北结算中心。”
老陈点头:“也就是说,他们确实还在推进。”
“不是推进。”林晚走到大屏前,手指划过能源、通信、物流三大节点,“是校准。他们在测试控制链路的稳定性,等最后一次参数调整完成,系统切换就会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发生。那时候,所有备案、合同、权限记录都合法,但我们已经失去了底层掌控。”
组长皱眉:“可我们现在拿不出公开干预的理由。一旦动作太大,反而会被反咬滥用职权。”
“所以我们不动明面。”林晚转身,目光依次落在两人脸上,“但可以布暗线。”
她闭了下眼,再睁开时,视线短暂地停在老陈的眼底。心灵洞察之镜悄然开启。一秒,两秒——她捕捉到那一闪而过的迟疑:不是不信她的判断,而是怕重蹈三年前那次封锁指令的覆辙。那次误判导致外勤暴露,损失两名骨干。
她的目光移向组长。镜中映出的画面更清晰——他在想明天带队伪装成后勤人员的风险,担心队员会不会被识破,更怕一旦冲突升级,没人能活着带出证据。
林晚收回视线,语气未变:“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
老陈抬眼。
“老陈,你怕我们太早出手,打草惊蛇。”她顿了顿,“但我告诉你,他们现在已经知道我们在查了。南区通信塔的信号屏蔽器、支付凭证残片、地下井盖里的设备——这些都不是为了隐藏,是为了示威。他们在等我们慌,等我们乱动。”
她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三组任务清单。
“科研组立刻启动干扰阻断装置研发,目标频率锁定在Et-7增强器的发射区间。不需要彻底摧毁,只要能在关键时刻制造0.5秒以上的信号抖动,就能打断他们的校准流程。”
老陈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我知道时间紧。”林晚看着他,“但你们有十二小时。从现在到明天上午九点,足够做三次模拟测试。”
她转向组长:“市场组同步启动‘舆情预导流’预案。不要等他们制造混乱再回应,我们要先发发布一组权威解读,解释近期系统延迟是市政升级的正常波动。把公众注意力引向常规维护,而不是异常故障。”
组长点头:“能稳住舆论场。”
“最后。”林晚打开外勤调度界面,“调查组制定‘嵌入式追踪’方案。明天周培带队进场,我们必须有人跟着进去。不能穿制服,不能用登记身份,要以第三方协作为由,安排技术人员随行。全程录像,每一项操作都要记录。”
“可他们只允许两人入场。”组长提醒。
“那就派一个技术员,加一个伪装成设备供应商的联络员。”林晚说,“工具扫描流程必须严格执行,尤其是便携终端。如果发现任何未申报设备,立即触发备用警报,但不要当场拦截。”
老陈终于开口:“你是想让他们以为一切顺利,实际上我们已经在链路上埋了反制程序?”
“对。”林晚点头,“他们要的是悄无声息地换掉控制权,那我们就让他们以为成功了。等他们真正启动切换指令时,我们的阻断装置会切断信号,同时外勤拍下全过程证据。一击即退,不留痕迹。”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老陈低头翻看数据板,手指在某个参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