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从现在开始,所有行动降频加密,启用第三代跳变通讯协议。对外信息发布暂停,任何舆情回应必须经过双重审批。所有内部会议记录不得留存原始日志,统一采用语音摘要归档。”
她走到终端前,按下确认键。“成立‘暗潮专项组’,由我直接负责。三日内提交初步应对框架。目标不是找到他们,而是让他们意识到——我们已经察觉了他们的存在。”
话音落下,整层楼的电磁屏蔽罩开始缓缓下降。金属板从穹顶滑出,严丝合缝地嵌入墙体,隔绝外部信号。会议室进入静默模式,所有非必要电子设备自动休眠。
林晚没有坐下。她站在主控台旁,指尖轻触太阳穴,闭眼几秒。耳边的嗡鸣仍未散去,但她清楚现在不能停下。她调出原始日志副本,准备筛选第一批可供逆向分析的数据片段。
苏悦起身走到她身边,递来一份加密权限交接单。两人没有交谈,但在系统认证通过的瞬间,后台深筛程序已重新启动,开始过滤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所有被标记为“低优先级”的异常通信。
林晚睁开眼,目光落在屏幕上一条刚浮现的异常轨迹上。那是一段伪装成天气预报更新的数据包,传输时间恰好卡在科研组一次例行测试结束后的十三秒。它没有试图接入核心系统,也没有留下任何可追踪路径,但其编码方式与之前离岸服务器使用的协议存在微弱相似性。
她伸手调出对比界面,正要标记重点,主控台突然震动了一下。
警报未响,提示灯也未变色。但屏幕右下角弹出一个极小的窗口——原本应显示网络状态的位置,出现了一帧错误代码。它只存在了不到半秒,随即恢复正常。
林晚盯着那个位置,手指停在键盘上方。
苏悦注意到她的异样,低声问:“怎么了?”
林晚没有回答。她重新调取刚才的系统日志,逐帧回放那一瞬间的画面。在正常刷新间隔之外,有一毫秒的帧率波动。就在那短短的一瞬,系统的资源占用曲线出现了无法解释的微小峰值。
像是有人轻轻碰了一下她的防线,又迅速抽手。
她站直身体,重新连接专用通道,将这段异常写入“暗潮”档案的第一条正式记录。
指尖还在键盘上,会议室的照明忽然闪烁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