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我们击溃的新势力,很可能只是这套体系中的一个执行节点。真正的操控者,从没露过面。”
短暂沉默后,市场负责人忽然想起什么:“去年我参与过一次行业风险评估,提到过类似模式,但当时被认为‘过于理论化’,没有深入跟进。”
“我也漏掉了一条线索。”调查联络员翻开记录,“两个月前有个中介提到‘上面催得紧’,我以为是内部压力,没往外部想。”
林晚没有责备,只是打开“深瞳计划”的初步架构草案。“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我们需要立刻成立专项响应小组,整合技术、市场和情报资源,二十四小时轮值监控异常信号与资金流动。”
“权限怎么设?”科研代表问。
“三级认证,双人操作。”她输入一串密钥,“只有核心成员能访问原始数据,所有分析必须脱敏处理后再共享。”
会议接近尾声时,林晚再次启用“心灵洞察之镜”。这一次,她看到的是三人内心的警觉已被彻底唤醒。科研代表在思考如何反向追踪算法源头;市场负责人正回忆更多被忽略的海外案例;调查联络员则已经在心里梳理过往接触过的可疑交易链条。
没有人质疑,也没有人犹豫。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关闭能力。额头有些发烫,但她知道这次使用值得。
“我们可能一直以为自己在反击,”她站起身,目光落在中央仍在闪烁的信号热力图上,“但实际上,我们才刚刚看清对手的轮廓。”
主控屏突然弹出一条静默提醒:又有一家企业更新了税务申报状态。林晚走过去,放大详情页。申报金额与实际银行流水相差近三倍,且附带的发票编号经查证并不存在。
她将这条记录拖入“深瞳计划”初始数据库,备注栏输入一行字:“第七个节点激活”。
手指离开键盘的瞬间,屏幕右下角的监测模块自动刷新,三条新的信号路径悄然亮起,分别接入非洲东部、中亚某国和太平洋岛国的公共数据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