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瞬间沉静下来,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中介的声音片段,如同站在他身后亲耳听见一般。他的情绪不再是录音里的模糊语调,而是清晰可辨的焦虑与恐惧——不是担心违规被查,而是怕“上面的人”不满意。
还有更深一层的念头藏在意识底层:这笔账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大动作还没开始,他们只是先试水。
林晚睁开眼,呼吸略重。
能力使用时限刚过,但她已经得到答案。
这不是局部反弹,也不是旧势力垂死挣扎。而是一张更大的网,正在借着混乱后的真空期悄然收紧。
她转身回到主控屏前,调出全球金融市场热力图。画面中央,代表科技板块的资金流动呈现区域性震荡,尤其在几个离岸交易中心,出现短暂却密集的异动峰值。时间点恰好与那三处数据中转枢纽的信号跃迁同步。
她放大其中一处节点,查看背后的企业群落结构。数十家看似无关的小公司,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关系,最终指向同一个实际控制人——一个从未在公开资料中露面的自然人,代号“K-7”。
林晚盯着这个名字看了很久。
前世她从未听说过这个代号,但在最后一次被构陷前,赵铭的办公室里曾传出一句电话对话:“等K那边收网,我们就能彻底清场。”
当时她以为那是某个投资人代称,现在想来,或许根本不是投资,而是清除。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主控屏。监测任务已完成首轮刷新,四十七家企业中有两家刚刚更新了税务申报状态,但内容明显造假——申报金额与物流单据严重不符。
“破晓之序”尚未正式启用,但此刻,它已经在被动记录一场正在逼近的风暴。
林晚没有叫人,也没有发起会议通知。她只是坐回位置,打开个人终端的日程表,将接下来四十八小时的所有非紧急事务全部推迟。然后,在待办事项第一条写下:“验证K-7与境外三大枢纽的实际控制链。”
她知道,一旦这条线被证实,就意味着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某个公司或个人,而是一个早已渗透进产业链底层的影子组织。
而这场胜利,可能只是对方布局中的第一步。
主控屏右侧,一条新的数据流悄然接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