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专家观点,呼吁公众理性看待创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社交平台的数据流开始变化。质疑声的增长曲线首次出现放缓迹象,部分话题热度下降超过百分之四十。一些真实用户自发回应,上传自己使用服务的截图和录音。
林晚坐在终端前,盯着实时反馈面板。一条来自某县中学教师的留言停在屏幕中央:“你们的系统去年帮我撑过停电三天的网课,现在有人说你们作假,我说不可能。”
她没笑,也没放松,只是在工作日志里写下一句:“反击开始,但战争远未结束。”
八点二十三分,苏悦带回消息:首批五家主流媒体转载了专题报道,两家电视台表示愿意跟进拍摄纪录片。法务组也确认,已向法院递交第一批次诉讼材料,案由为“侵害企业名誉权”。
“接下来怎么办?”苏悦问,“要不要趁势再放一批技术成果?”
林晚摇头:“还不够。他们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攻击,说明背后有底气。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加速,是稳住节奏。”
她站起身,重新调出b区心跳包的频率图。那串数字仍在跳动,规律得近乎刻意。她盯着看了许久,忽然问:“上次权限追溯的结果,是不是提到有个调试账户的登录时间异常?”
“有。”苏悦翻出记录,“凌晨两点十四分,通过内部审批流程接入,操作时长只有三分钟,没触发警报。”
“查这个人。”林晚说,“从审批链条开始,一级一级往上推。我要知道是谁批的,为什么批,批的时候有没有接到过外部电话。”
苏悦记下指令,正要离开,又被叫住。
“等等。”林晚看着屏幕右下角的一条新提示,“刚刚那个心跳包……频率变了。”
原本稳定的每秒一次,变成了0.8秒一次。间隔缩短,但依旧规律。
她伸手调出协议握手请求的历史记录,对比时间轴。三分钟前,最后一次请求发出后,系统返回了错误代码,但对方没有终止连接,反而调整了发送节奏。
这不是试探。
是等待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