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眯起眼。
这个Ip曾在三天前短暂连接过联盟的公开接口,停留时间不足二十秒,当时被判定为无效访问,自动屏蔽。但现在看来,那是试探。
她立即下令追踪该Ip的历史跳转路径。然而刚执行到第三步,系统弹出警告:目标已销毁所有中间节点,无法逆向定位。
坐在对面的技术员叹了口气:“又断了。”
林晚没回应。她靠在椅背上,闭眼片刻,再次睁开时眼神清明。
“他们不怕我们查到某个点,怕的是我们摸清他们的行为模式。”她说,“所以每次暴露后都会立刻切换方式,就像换刀。”
“可再快也有延迟。”旁边一人忽然开口,“信号上传需要时间,设备重启需要流程。哪怕只有几秒,也会留下痕迹。”
林晚看向他。
“如果我们不追Ip,而是盯它的‘影子’呢?”那人继续说,“比如电源波动、基站负载突增、甚至是附近便利店的监控里有没有人突然低头看手机。”
短暂沉默后,林晚嘴角微动。
“你去牵头。”她站起身,“调用街面安防系统的边缘计算权限,筛选过去四十八小时内所有与异常频段同时出现的物理扰动。范围缩小到五公里内。”
那人点头离开。
室内只剩她一人。终端屏幕蓝光映在脸上,数据流不断刷新。她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温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太阳穴深处隐隐传来的胀痛。
这是今天第一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就在刚才会议中途,她悄悄凝视了那位提出“影子追踪”的技术员。在他眼中,她看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不是为了任务完成,而是不愿再让任何人因情报失误而陷入险境。
能力关闭后,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窗外,云都的霓虹依旧闪烁。高楼之间的暗巷里,无数信号无声穿梭。真正的战场从来不在阳光之下。
她放下杯子,目光回到屏幕。新的筛选条件刚刚设定完毕,第一轮结果即将生成。
突然,终端震动了一下。
一条加密消息弹出,来源未知,但验证密钥匹配联盟备用信道。
她点开。
内容只有一行字:
【监测到同频段信号再现,位置:东区变电站b3通道,持续时间11秒,已自动记录波形样本。】
林晚的手指悬在转发键上方,没有立刻操作。
她知道,这不会是终点。每一次靠近,都会引来更严密的遮蔽。但他们已经开始犯错——错误地相信伪装足够完美,错误地低估了有人愿意一寸寸扒开虚假表层的决心。
她输入指令,将样本同步至分析组,并附加一句备注:
【比对t7-319协议残段,确认是否为同一源设备。】
按下发送。
屏幕恢复平静。下一组数据正在路上。
她的手指再次轻敲桌面,三下。
节奏稳定,没有迟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