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其实并没有挣多少钱,最多就一两艘‘精卫号’而已,都还不到十五分之一的利润。
见杨宇如此的为国家着想,上面也承诺以后的民用市场都不会插手,他们只会把‘精卫号’的技术用在军事上,只要杨宇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会一直支持他。
而杨宇也打算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完成高轨道巨型卫星空间站的建设。
所以,在建这批订单的同时,杨宇还得自己出钱建造几艘用于地面运输物资到太空的‘精卫号’同级别的运输船,以及系统提供的那种用于太空运输的廉价运输舰。
还好,黔州卫星发射中心下方的总装制造车间在设计之初,杨宇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一共建造了整整五组建造总装平台,暂时来说,只要资源到位,全功率运转,还是可以保证在这两年内完成建设的。
这也是杨宇敢于接受这么庞大的订单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在和彭玉良在和上面汇报结束之后,杨宇就驾驶着高达参与到月球基地的建设之中。
经过几个小时工作之后,在杨宇和谢刚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在选址的地方清理出一块近两亩的平整地面。
随后,航天员开始用月球车以及运输过来的小型挖掘设备开始挖掘地基。
而杨宇和谢刚则驾驶着机甲用大型钻探设备在很多地方钻出很多个深打几十米的孔洞。
接着就把一些特质的特种钢材连接好插进去并开启钢材上的膨胀固定结构装置。
很快,月球基地的主要固定桩就打好了。
接下来,其他航天员就用负责运输的月球车搬运来一些生产好的特种钢管、板材等物资开始组装地面和地基部分。
先是把各种特种槽钢、特种钢管用特殊的设备固定在固定桩上形成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随后再把钢板卡扣在早就预留好的卡扣上,并打上密封胶。
短短两个小时不到,地面就组装完毕,也幸好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蓝星生产好的成品,再加上月球的重力很低,不然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
随后,他们又开始组装墙面,一样的程序,短短几个小时,月球基地的基本框架都组装完毕。
接着,航天员们又开始在各处交接出打密封胶,随后开始安装防辐射层、填充隔热材料,最后再在基地内部空间铺上一层密封墙面。
整个组装过程一直持续要下午三点过才初见成效。
这时,月球基地只差最后几个程序就可以完成。
第一就是把准备好的特种钢化玻璃给装在顶棚上以及预留的观测窗户上。
第二就是安装武装系统,主要有4门500毫米口径的轨道炮,8门350毫米口径的小型光束炮,以及2门1200毫米口径的大型光束炮。
这些武装主要用于预防小型陨石的撞击,一般来说,普通的微型陨石也就是直径50米以内,只需要用小型光束炮和轨道炮就可以解决,消耗的能量也不多。
只有直径超过50米以上一百米一下的陨石,就需要用到那两门直径一米多的大型光束炮咯。
至于更大口径的光束炮,说实话,暂时没有核电站的月球基地带不动。
至于直径超过100米大型陨石,在太空中这样的环境遇到直接逃命或者等死吧。
月球上那些直径几公里的坑洞一般就是这样的陨石造成的。
没办法,月球没有大气层就是这样,要是有大气层,几百米直接的陨石落到地面都变成不到十米了。
不过,一般来说,这么大的陨石很少会撞击月球,一百年都遇不到一次,而每次的位置也不可能这么巧就落到月球基地吧!
何况一百年后,月球基地都不知道大成什么样了,那时候的武器根本不用怕。
除了以上两种,最后就剩能源系统、雷达通讯系统以及最后的主控制系统的激活。
很快,在杨宇和谢刚驾驶机甲的辅助下,特种玻璃安装完毕,并安装好密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