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在她掌心凝成面菱花镜,镜中忽然跃出只九色麋鹿,衔着卷泛黄的《貂蝉传》跃入夜空。麋鹿踏过的星河簌簌坠落,在崖壁上凝成万千篆字,正是貂蝉对月起舞的三十六式幻影诀。
\"诸位姑娘且看仔细了。\"甄宓忽然并指为刃,在虚空中划出九道霜痕。那些篆字应声飞起,化作三十六道水袖虚影。有道影摹画貂蝉梳妆,螺子黛在眉梢画出远山青;有道影重现貂蝉拜月,香案上供着的不是瓜果,而是本《资治通鉴》;最绝是那道收势的虚影,貂蝉对着水面轻笑,倒影里却映出个执笔批注的女史官。
\"倒影虽美终虚幻,\"女史官的倒影忽然开口,惊得渔家女们手中的鱼篓尽数坠河。甄宓旋身落在伊水中央,鲛绡舞衣化作片片莲叶,将她托成水中仙岛,\"正身前行才是岸。\"她忽然挥袖泼墨,整面崖壁顿时浮现出貂蝉对月起舞的幻影。那幻影美则美矣,却总在转身时露出破绽——或是鬓边牡丹缺瓣,或是裙摆染着墨渍,最要命是那双含情目,总在眨眼时泄出三分算计。
远处传来晨钟时,伊水畔的月光已淡成青白色。甄宓却还立在莲叶之上,水袖垂落如瀑,在晨风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她忽然对着虚空抛出朵墨莲,那墨莲在空中炸开万千光点,化作场胭脂雨。雨丝落在渔家女们发间,竟将那些厚重的脂粉尽数洗去,露出底下或清秀或明媚的真容。而崖壁上的《貂蝉传》,也在朝阳初现时化作飞灰,唯余那句\"心有明镜台,何处不妆奁\",在伊阙石壁上泛着温润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