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心里的委屈简直要溢出来,随即几乎是福至心灵道
“此说之真伪犹未可知,但这陈抟之类道人则必有伪诈称高寿蒙蔽世人之嫌。”
眼看着官家果真陷入了沉思并未继续追问,赵普也是擦了擦汗,直觉得这时间一刻一刻过得竟这般慢。
“莫非这北宋兄弟二帝,竟真兄友弟恭”
长孙皇后倒是理得清关系,但如今知道穹宇之上并无神明后,对这般所谓的神仙记载也多了不信任的态度,故而觉得这兄终弟及或原本当是佳话。
李世民哼了一声,如今觉得这兄友弟恭四字分外刺耳,只是断言道
“这赵大早亡,必有蹊跷”
如果不是不能见面,他简直想拉着这赵大喝一杯了。
当皇帝不如他,论寿命不如他,兄弟相争还是不如他。
而且如今看着后世一口一个“赵大”
的称呼,自己那二凤好像也不太刺耳了。
好人呐
杜如晦则是想到了另一事
“既如此说,那亡宋三帝皆非这赵大所出”
“得了天下,让了兄弟,终至亡国,不知这赵大此时作何感想。”
李世民闻言立即撺掇道
“直去问问不就知晓”
杜如晦哭笑不得,想想此前陛下所问的话最终也未得答复,因此还是摇头道
“等光幕将终再安慰便是。”
房玄龄心下觉得很是怀疑你确定这是安慰之言
另一边裴行俭则是兴致勃勃缠着师父追问
“既无麒麟,师父能如那大仙儿一般看看我寿岁几何”
这还不简单李靖仰头回想了一下,相当肯定道
“六十四岁病亡。”
裴行俭顿时呆愣,小脸儿也垮了下来
“师父骗我”
李靖顿时感觉脑袋有点疼,很想去找孙神医也讨个清热丸止痛了。
汉长安中,孔明庞统则是对视一眼,几乎一起叹道
“不加考证何以成书”
“后辈着书立言,竟奉此神鬼之说为圭臬”
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此时倒是看清楚了纸张价贱之后的一个负面影响。
各种不加考证的捕风捉影之言皆录于书,致其质量参差不齐。
简雍则是颇不以为然,笑了笑道
“若论奉神鬼之言为圭臬,孰能出魔法晋书其右”
孔明庞统顿时哑口无言。
简雍则是心中计划着,那些注解圣人言的书他写不来,但完全可以仿将诙谐俏皮之言做个整理不是
而且还能记一些匪夷所思之猜想,就比如后世所说的曹贼好人妻嗯,只是要先注明皆非史实,以免给后人混淆。
那边张飞则是挠挠头疑惑不解
“三家姓不是三姓家奴”
不过在这场“烛影斧声”
的一次次迭代升级当中,最终完成20版本的李焘还是保持了一个基本的怀疑态度。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当中更是自己做注,对这个逸闻做了质疑,比如其中一代代版本的互相冲突,还有赵光义留宿本身形同逾制,再以及赵匡胤实际上是死于二十一日,大仙儿断言的则是二十日,初版时间上就对不上。
而u主自己则是更倾向于,这件事一开始可能并没有那么复杂。
文莹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僧人,在经历了唐末的灭佛和乱世动荡之后,佛教自己本身已经衰弱不堪,他们急需得到新王朝的法统扶持。
可惜的是柴荣相当清醒,对佛教一直抱有敌视的态度,赵大篡了人家的国,对不鸟佛教这一点也是一起继承了,所以宋初的佛教相当无助。
一直到真宗想要去糟蹋泰山,为了促成此行开始大搞天书,顺带扶持了道教,宋初对宗教的警惕态度才终于解除,文莹和尚得以混进宰相门府,而他记载最早版本赵大遇到的大仙儿自称“真无”
,算是介于佛道之间很暧昧的一个名号。
而后来无论是将其再改为陈抟还是张守真,本质上都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