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一下自己的表情,这才推开门进去。
“吃饱喝足了吧?走,带我去重游大理寺吧。”
他在大理寺工作了二十年,早已对那里有了深厚的感情。
做了两年的大理寺主簿,然后做了十九年的大理寺丞,最后一飞冲天当了一年的大理寺卿。
他是直接跳过了大理寺正和少卿这两个职务。
成名得越早,失去得越痛,如今的薛正清无比怀念当初。
“宋寺卿,好。”
“狄少卿,好。”
路过的一个个大理寺官吏见了面,纷纷行礼,尽管二人此时并没有穿官服。
宋真和狄仁杰微笑的回礼,薛正清走着走着,忽然觉得自己不应该来这里。
是啊,大理寺与他再无瓜葛,他如今是宣州刺史,何必再重回故地呢?
他游了一阵,便没了兴致,说着要回去了。
宋真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出只言片语。
薛正清借宿在阎府,他不好意思住在宋府和狄府,尽管他们热情的邀请过。
一晚上,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不再麻烦宋真了。
既然被安排到宣州做刺史,那是陛下的旨意,便随遇而安吧。
尽管他的内心有点不甘,但是,这就是他要走的路啊。
转念一想,倘若没有遇到宋真和狄仁杰,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自己此生真的有机会从六品小官直升三品大臣吗?
怕是会跟绝大多数人一样,永无出头之日,从此泯然众人矣吧?
他的平步青云,都是这两个好兄弟给的,他确实不好意思再索取太多。
只是这份天大的恩情
“老薛,你要回去了吗?”
“嗯。感谢你们这几天的招待。”
“一路顺风。”宋真点头,最后跟他拥抱一下。
宋真没有强留,也没有劝诫,这是属于薛正清的路,该由他自己决定该怎么走。
如果他继续坚持要回来东都工作,宋真也会全力帮忙的。
不过,既然他放下了执念,那便算了吧。
宋真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从不为别人做决定。
如果是好兄弟需要他帮忙,他一定会全力以赴。
“守正,好好干。”
末了,薛正清嘱咐一句,他不由得想起了历届大理寺卿的悲惨命运。
他释怀的笑了笑,好像不是那么灵验嘛。
“我不也没事?哈哈。”
在他身上都没有发生悲剧,那么守正这么会察言观色,一定会没事的。
宋真拿出笛子,吹起了当初在汴州送别薛正清的曲子。
《再重逢》
薛正清的马车渐渐远去,只留下两道孤独的车辙,坐在里面的人,情不自禁的哽咽。
此次一别,下次相见,不知何夕。
过去的经历一幕幕在薛正清的眼前划过,逐渐被打上了马赛克,逐渐模糊了他的双眸。
谁也不知道,三人再次把酒言欢,在二十年后。
薛正清做了宋真儿子和狄仁杰儿子的上司,成为了两个年轻人仕途的引路者。
他做着阎立本对狄仁杰做的事,教会两个年轻人许多为官之道,并且矫正了他们的狂妄自大。
由于当时宋真和狄仁杰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二人组,他们的儿子整天生活在阿谀奉承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两个做爹的教不了,那就由他这个做叔的好好上一课!
算是从另一种途径还了他们的恩情吧。
......
日子不咸不淡的过着,转眼便来到了麟德元年(663年)。
卢杨最终还是离开了,他死在了与宋真初次见面的那一天。
公元663年11月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