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往里边走了点,老槐根边一圈灰白的扇面菌从缝里挤出来,层层叠叠。
孟鸢想了想,只掰最小最嫩的两三朵,其余全留着。
“嫂子,那里还有!”周玉明指着一处松针厚积的地方。
孟鸢走过去伸手拨开松针,露出三四朵伞面褐黄的小蘑菇,柄粗短,气味清,是好蘑菇。
“别急,小心采到有毒的。”
孟鸢把颜色、菌褶、气味一一对照,挑最稳妥的装入竹篓,一圈转下来,干柴满背篓,木耳一小篓,蘑菇少少的几朵。
周玉明虽然不认识,但看孟鸢表现就知道是能吃的好东西,还想再多找点,被孟鸢拦住了。
两人已经不知不觉深入不少,再往里就不安全了,虽然已经很多年没穿过山上有野兽伤人的事,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不愿为了这点吃食冒险,这个年代没有血清,冒出个辣条也够她受的。
“够了。咱今天吃木耳瘦肉羹,剩下的用来当馅料。”
周玉明听到有好吃的哪里不从,可惜注定要让他失望了。
两人回到家时,周临安已经等候多时,孟鸢想起昨天约好就今日要去镇上杨柳书院打听打听,当即卸下背篓,回屋换了身干净衣裳,两人便出发。
留下周玉明哭丧着小脸,“我的木耳瘦肉羹…二哥怎么不晚点回来。”
……
杨柳书院在南街尽头,两人刚接近书院就听到院中传来起起落落的读书声。
门房接过信笺,让两人在侧亭稍候跑进去通报。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位中年男子。
该男子玉面青须,一身青色长袍,年纪应该三十左右,眼神温和但不失锋芒。
陈伯言早在信中弄清两人来意,直言道:“你是周临安?”
周临安连忙行礼道:“见过夫子,正是在下,这位是我大嫂,赵夫子介绍我来此处……”
陈伯言朝着孟鸢点了点头,让孟鸢对他印象分又提高了点。
周临安一开始还有些拘谨,说到后面越来越自然,还将带来的一些题集字帖递了过去。
陈伯言接过仔细翻看起来,笔画紧劲有力,透出几分倔强,越看越满意,赵兄这是给他找了个好苗子。
收起字帖,直言道:“我看心中赵兄说你已经开始学四书五经了?”
大哥死之后,连束脩都要都拼西凑才勉强够,就连几手的手抄本都买不起了,四书五经都是夫子上到他,他就手抄到哪,所以进度十分缓慢。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