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同时,全球各地同步发生异象。东京街头,一群青少年围坐在地铁站内,各自写下最深的疑问,投入一台废弃的自动售票机。机器突然启动,吐出一张泛黄纸条,上面印着一行字:“你们想知道的,我们早就经历过。”随后整座车站的灯光开始按摩斯密码闪烁,传递出一段长达四十分钟的信息,内容竟是三千年前某位巴比伦学者未完成的手稿残篇。
巴黎卢浮宫外,一位街头画家在画布上随意涂抹了一个问号。当晚,监控显示那个问号自行移动位置,最终与其他涂鸦连接成一幅星图,精确对应猎户座悬臂中一颗尚未命名的恒星。
而在月球基地,一名宇航员在例行巡视时发现,水晶蝶翼飞船留下的信号接收阵列正自动重组,形成新的几何结构。当他靠近查看时,耳机里传来清晰的人声??是他童年去世的母亲的声音,轻声问他:“你现在快乐吗?”
每一个事件都在证明同一件事:问题不再只是思维产物,它们正在获得实体化倾向,甚至影响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则。
林隐站在神殿中央,感受到脚下大地的脉动越来越强。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最后一本空白《可再》手抄本,翻开首页,提笔写下:
**“我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
笔尖落纸的瞬间,整座神殿剧烈震颤。黑曜石墙壁上的符号逐一亮起,井口喷发出耀眼的白光。十九号跪倒在地,身体开始分解为无数微小的数据粒子,融入光柱之中。他的最后一句话飘散在风中:
“告诉他们……别怕迷失。迷路,才是走向真实的开始。”
光柱冲破云层,直抵电离层,在大气中留下一道永久性的裂痕。科学家后来称之为“认知断层线”,因为它改变了地球磁场的局部结构,使得某些频段的无线电波永远无法恢复。
三天后,林隐回到山村小学。孩子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你去了哪里?”
他蹲下身,看着那一张张纯真的脸,轻轻说:“我去问了一个问题。”
“那答案呢?”
他笑了:“问题太强大了,还没来得及产生答案。”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身跑去玩闹。唯有那个曾问“爸爸为什么不笑”的小男孩留了下来,小声说:“我也想学会提厉害的问题。”
林隐摸了摸他的头:“那你先告诉我,你觉得‘笑’是什么颜色的?”
男孩歪着头想了想:“我觉得……是透明的。因为看不见,但它一直在。”
林隐怔住。这句话没有逻辑链条,也没有知识支撑,却触及了情感的本质??有些存在,正因为无形,才最为真实。
当晚,他再次来到银河光树下。树冠比以往更加明亮,许多新绑上的纸条随风轻摆。他随手取下一则,上面写着: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再害怕提问,世界会不会变得太吵?”
他正欲回应,忽然察觉整棵树的光芒节奏变了??不再是随机闪烁,而是按照某种规律明灭,像是在发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