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自武节郎超授为武功大夫,除任镇江中军统制兼知盱眙军,授达州剌史。
反攻盱眙,除镇江副都统制。
又扼守六合,挫退金军,授忠州团练使。
开禧三年(1207年),出兵解楚州之围,再拜镇江都统制兼知扬州、淮东安抚使。
因其勇猛过人,熟知兵略,且善于驾驭兵将,故而威名远扬。
在军旅间革新军制,改造人马轻甲及盾牌,将士甚以为便。
嘉定和议达成后,改授左骁卫上将军、保康军承宣使。
他屡请回归田里,均不被准许。嘉定六年(1211年),提举太平兴国宫。
嘉定十年(1217年),毕再遇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不久去世,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号“忠毅”。
毕再遇早年容貌魁伟,武艺超群,因处于承平之际而籍籍无名。
晚年投身开禧北伐,在诸将大多溃败的情况下屡屡获捷,名震朝野,终成一代名将。
......
毕将军庙旗:金国境内有一座毕将军庙,开始时甚为灵验,之后却越来越不灵。
泗州之战时,毕再遇建旗称“毕将军”。
他长相神似毕将军庙神,又将庙名写在旗上,金军骑兵遥望其大旗,相顾惊视,都认为毕再遇是本国的神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