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1770章 出将入相阿桂

第1770章 出将入相阿桂(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黑心女修,债主都在反派修罗场 修仙界来了个大学生 鬼差小姐今天转正了吗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百无禁忌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魔头她干甚去了 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 吞噬星空之灵魂主宰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胆识之士,即使是“散僚卒伍”,也“即登荐牍”。

其下属有一位将校,名为瓜尔佳·兴奎,相貌魁伟,气度不凡,阿桂见后,称叹:“此将材也。”当即赐他副将札,命他进攻敌方阵地,果然大获全胜。

以后兴奎屡立战功,为一时名将。

王昶、韩崶、张百龄、玛拉特·松筠和朱尔赓额等人都是阿桂从他们身为微员时提拔上来的,或得到阿桂的赏识力荐,“其后皆为卿相”。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阿桂认为“伊犁为西域适中之地,幅员广阔”,如果能“悉心筹计,从容布置”,则能取得成效”。

为实现驻兵守边的目标,他查得伊犁的海努克及固勒札等地“水土沃衍,且有河可引灌注”,判断如果在此地开垦屯田,就可以充实军粮。

阿桂所言,使乾隆帝作出了伊犁驻兵屯田的决策。

同年八月,乾隆帝下诏:“以阿桂总理伊犁事务,授为都统。”阿桂受命后,对伊犁驻防和屯田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在给乾隆帝的奏文中,他提出了七条建议:

第一,增派更多的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大力推行“回屯”。

阿桂有个估计,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三百名维吾尔族农民屯田收获量,“可敷屯田回人一千户之食”,而目前在伊犁的维吾尔族农民数目太少,最低还应再迁移七百名去,才能使“回屯”有所发展。

第二,增派数量更多的士兵,从事驻防屯田,即兵屯。阿桂把驻军分成两部分,满洲军队负责驻守,绿营兵专事屯种。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屯田发展前景的估计,阿桂建议将驻防的满洲兵再增加六百名,与此相适应的是将现有的绿营兵一百名增加到一千名,这就既能完成驻守任务,又能保证驻防兵的军粮供应。

第三,在发展屯田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驻军的数目,提出“增派官兵请随时酌量定数”。

阿桂认为如屯田的维吾尔农民和绿营兵都各达到一千名,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就可以生产出足够五、六千名士兵食用的粮食。

粮食足用,就可以相应增加驻军的数目,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第四,陆续修建城堡,保证屯田的顺利开展。

阿桂经过实地调查知道,伊犁地区的要害地点,“河北则固勒札,河南则海努克”,“而地土肥饶之处则察罕乌苏”。

因此他主张“应于海努克筑城,以回人三百名屯田,用兵数百名驻防……察罕乌苏筑城,以绿营兵一千名屯田并驻防……固勒札须筑大城,凡驻防大臣公署、仓库咸在,以为总汇”。

第五,筹集马匹和骆驼,设置沿途台站,以传递文书,运输物资。

阿桂认为,伊犁现有的六百匹马不敷使用,应再购买一千余匹,再从乌鲁木齐调五百匹骆驼,这样便可设置多处台站,保证信息的传递和物资的运送。

第六,调运沿边粮食到伊犁,解决当前军队缺粮的困难。

第七,从流放到新疆的犯人中,简派能工巧匠赴伊犁,传授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

阿桂在新疆的实践活动在伊犁屯田的成功,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它对于开发边疆地区的经济,密切西北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巩固中国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而阿桂以他的远大目光和气魄,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

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阿桂长年在外,奔赴各省办理河工和水利事务,主要经历如下: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治理河南仪封、兰阳等地的黄河决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浙江勘察海塘工程,筑鱼鳞石塘、柴塘和范公塘,并往清江查勘陶庄河道及高堰石工;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治理河南青龙冈的黄河决口,使用下流疏引河,上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 特工传奇之重明 游戏?还是哲学? 还说你不是神仙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嫡嫁千金 大清隐龙 乱混聚树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鹰掠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