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看看这医学教材吧,要不然我二人心中忐忑,不知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叶轩墨闻言,他这才朝着二人拱手示意,随后才翻开手边的两本医学教材。
当叶轩墨看到这两本医学教材上记载的内容时,他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这个时候的大周传统医术大多数都还有传承。
今后的学子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优化,那传统医学必将走出一条新的出路。
阅罢,叶轩墨合上手中书本,望着自己面前的李时珍二人点头道。
“就定此书为第一版的医学教材。”
说完之后,叶轩墨转头看向自己身边的左典文吩咐道。
“公台,通知各县,开始招生吧。”
左典文听到叶轩墨的安排,他面色有些担忧的看了叶轩墨一眼,嘴唇微抿,似是有什么话想说。
叶轩墨敏锐的观察到左典文的眼神后,他便直接开口道。
“公台,可是有何为难之处,但讲无妨。”
左典文闻言,他便拱手行礼道。
“子义,我尚有一虑不解,我等培训这些医学子弟,还不收各位学子的学费,优秀者还会赏赐金银。”
“其原因是这些学子今后在学有所得,便会被我等放于各乡村,城镇,为这些百姓提供便利的诊疗。”
“我知你对这些人的升迁亦有完善的想法。”
“只是,我观这些医者有半数皆为儒医,若是到时候那些学子在学习时转投科举一道,如之奈何?”
儒医的概念源自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
至于儒医的理论,则是源自于《周易》,由《周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统中医学系统。
在这个时代来说,儒医就是指读书人出身的中医。
对于儒医发展而言,最关键的便是宋朝,宋朝的多数文人广泛涉猎医学领域,通晓医学。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政和七年……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与疾病,谓之儒医。”
一想到这里,左典文还忍不住的瞥了李时珍一眼,这位便是最典型的儒医了。
李时珍这位在取得秀才功名,几度想要冲击举人功名失败,这才心灰意冷的转投医学。
李时珍在感受到左典文的目光时,他自然明白左典文担心的地方在哪里。
他是担心这些学生在懂得识文断字,通晓经书之后,他们便不想继续在医学一道上继续探索,而是转头参加科举。
吴国公听到这几位国公的保证,他自然放心,便不再多言。
京城,张嵩府邸。
张嵩的书房内。
张嵩刚刚下衙,一身官服还未褪下,便端着一杯温茶坐于书桌之前,张世蕃坐在他书桌前的紫檀木椅上。
张世蕃望着张嵩带回来的情报,他手中不自觉的多用了几分力气,就连他的眉头也稍稍皱起。
“父亲,陛下对这些武夫当真是照顾有佳。”
“给这些武人信任,还不遗余力的给钱给粮,如今更是关心起这些卑贱军士的死活。”
“还要花费巨资为这些人培养军医。”
“如此君贤臣忠的画面,真是令人羡慕啊。”
作为文臣,他们自然是不希望看到这种场景的,他们如今最想做的事情便是效仿英宗时期,夺了那五军都督府的权。
将这些武官全部贬为虚职,然后将军事全部移交到兵部来。
如此一来,文贵武轻,如此往复循环,只需两代,那武人就再也比不上文人了。
只可惜硬是出代宗那怪胎,让当时某些文人的算计成空。
而且还使得那些武人留了心眼,自代宗之后,处处防着他们文人。
张嵩知晓自己长子的习性,亦知晓他心中想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