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躬身行礼答道。
“臣遵旨。”
当晚用膳前,海公公就亲自前往在京各王爷住处将仁治皇帝的口谕宣了下去。
得到仁治皇帝的口谕之后,这些在京王爷的神色都变得奇怪起来。
陛下的旨意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这口谕肯定有陛下的深意,只是到底是何意呢?
做人不能忘祖?
那一定是与太祖皇帝有关,只是与太祖皇帝有关的祖训太多了,具体会是哪一条呢?
一时间,在京的各位王爷都陷入了莫名的惊慌中。
为了不做错事,在中元节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所有王爷都将自己与自己的子嗣禁锢在家中,不敢踏出王府一步,生怕触碰到陛下的底线。
没过几日,这一消息也传到分封在其他地方的王爷耳中。
河南开封府内。
当代周王杨守朔望着从京城送来的情报,他眉头微皱自语道。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呢?做人不能忘祖?是陛下找到哪位王爷违背祖制的证据了?勿谓言之不预也?”
“可是违背哪条祖制能让陛下有如此举动呢?”
“是残杀平民百姓?还是谋逆?亦或者是大不敬?”
坐在一旁的周王世子杨清穆听到自己父王的担忧后,他便望着自己的父王主动开口道。
“父王放心,孩儿在接到这份情报之时,就将我周王府上下彻查了一遍。”
说到这里,杨清穆神色一变,表情愤怒的拍了拍椅子。
“只是孩儿没想到我周王府一脉还真有小人在败坏我周王府的名声。”
“孩儿已经将这些犯错宗亲的名单送往京城,交由宗人府发落了,还请父王放心。”
周王听到杨清穆的回答,他很满意的放下手中的情报,转头看向他笑了起来。
“做的不错,只是今后不可待陛下下令,我们再自查自纠了,我们要主动些,不能让陛下有趁机发难的机会。”
杨清穆闻言,他恭敬的点头答应道。
“父王放心,孩儿明白。”
周王瞧见杨清穆那表情,他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像我,有你继承我的王位,为父很放心。”
杨清穆听到周王这番话后,他表情激动的开口道。
“父王,你可别说这种话,我找人为您算过,说您是长寿之相,孩儿想陪您到您的期颐之年。”
对于他们这种藩王世子而言,他们的身份地位也算这世间一等一的存在,荣华富贵,美女如云都唾手可得。
再者说,他是周王唯一的嫡子,这周王王位无人能与他争抢。
而他又不造反之心,所以对他而言,这王府的亲情就是他最中意的东西,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父亲能一直陪着自己。
有道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今日朝会并非如同往日一般,往日朝会都必须要经过几轮激烈的争吵,讨论,才能结束。
因为之前国库的余额有限,大家都想多占一份,自然要争个你死我活。
如今国库充盈,大家不必计较那三瓜两枣,这朝堂之上自然是一片祥和。
“臣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仁治皇帝在众人的注视下先行离开金銮殿。
当他走出殿外之时,转头看了一瞧,发现自己这些臣子一个个都是高高兴兴的。
见此,仁治皇帝不由感叹道。
“钱真是个好东西,朕不用听他们吵来吵去,心情舒畅,这些臣子们也高高兴兴的。”
一旁伺候的海公公听到仁治皇帝的感慨,他立马点头应道。
“陛下说的可不是吗,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仁治皇帝一听海公公那话后,他微微一笑。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