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徐天龙便带着叶轩墨给他的望远镜秘密进京。
几日后,早朝时。
仁治皇帝坐在龙椅上,一脸平和的望着台下的朝臣开口问道。
“各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此言一出,户部尚书李九渊便率先站出来开口问道。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如今宁波市舶司已初具成效,不知泉州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可要重建?”
话音一落,朝堂上的诸公就沉默了。
之前的部分朝臣反对重开市舶司是因为利益纠葛,使得他们不得不同意,可如今他们大势已去,就算再怎么反对,这市舶司也开定了。
更何况如今的市舶司一开,使得另一些曾经没有获得利益的朝臣得到了利益,他们这些就会坚持推行开海政策。
再者说,多开两个市舶司,那就意味着多出几个市舶司提举,副提举等一大片官职,这些官职可都是肥缺。
如今宁波市舶司被陛下牢牢握在手上,那其他两地的市舶司衙门他们有没有机会插手呢?
仁治皇帝听完李九渊的提议,他假意沉思片刻,最后才开口答道。
“重开其他两地市舶司之事暂缓。”
“如今宁波市舶司才立,根基不稳,待到宁波市舶司根基稳固,水师建制齐全,再议此事。”
仁治皇帝也明白这两个是肥缺,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钱袋子有其他人伸手。
所以他打算等有自己可用心腹之后,再议此事。
到时候就算不能全面掌握,也要把持住最关键的位置。
李九渊得到仁治皇帝的回复,他便明白了仁治皇帝心中所想,神色恭敬的退回原位道。
“臣明白!”
吴国公见到李九渊退下后,他也主动上前施礼开口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建州女真最近行踪不定,臣请派骑兵主动出击,袭扰女真,一探女真虚实,还望陛下应允。”
仁治皇帝听到吴国公的这番话后,他认真的思考一下之后,表情严肃的回答道。
“吴国公,此次建州女真之事,朕放权给你,你自行定夺便是。”
吴国公瞧见仁治皇帝那认真的表情,他便朝着仁治皇帝跪了下去。
“老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当仁治皇帝应对这些官员的时候,叶轩墨的琉璃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叶轩墨望着眼前这一批杂质较少,通透度较高的琉璃后,他表情喜悦,非常满意的望向自己面前的一众烧窑师傅微笑道。
“各位师傅,麻烦你们就按照这个标准烧,越多越好。”
像如今烧制的这种琉璃,总有些因为偶然因素诞生的近乎完美的琉璃,这种琉璃做出的望远镜品质最好,叶轩墨打算用于军方。
至于那些品质较差的,叶轩墨打算等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泄露之后,用作民用的普通望远镜。
这些烧窑工匠听到叶轩墨的安排,他们都恭敬的朝着叶轩墨行礼答应道。
“叶大人放心,草民明白。”
次日,叶轩墨拿着一个用东海水晶制作的望远镜以及一个由高品质琉璃制作的望远镜秘密来到鸿运书店内。
徐天龙瞧见叶轩墨登门之后,他表情好奇的望着叶轩墨开口道。
“子义,你要是没事不会上我这里来,一来必定是大事。”
“说说吧,想要关于哪里的情报,或者你直接和我说你想处理你
叶轩墨一听徐天龙这开门见山的话语,他并没有对他所问的问题作出回答,而是从身旁取出一个锦盒递了过去。
“叔文,我需要你帮我个忙,将此物送去京城,呈于陛下。”
“此事必须由你亲自办,最好是能够亲自送到陛下的手上,你能做到吗?”
原本脸上还有些嘻嘻哈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