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敢这么做,敢不怕得罪叶轩墨,那是因为他了解过叶轩墨身世的,他知道叶轩墨也是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出去的。
他相信叶轩墨肯定能够与这些孩子有所共情。
随后,范嵩便恭敬的将一行人迎了进去。
“各位大人,此地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各位随在下入内一叙。”
叶轩墨进去之后,他就主动向范嵩要来了朱笔。
“范老友,这些孩童可都要归家用饭的,莫要因为本官耽搁了他们回家用饭的时间,要不然就是本官的失职了。”
范嵩一听叶轩墨思考如此全面的话语,他有些抱歉的笑了笑。
“确实是在下考虑不周。”
随后,范嵩便为叶轩墨取来了朱笔,然后他赶紧让学堂内的小家伙们列队站好。
“都快些站好,让文魁星给你们点额,将来你们若是学有所成,可不能忘记文魁星今日点额之恩。”
这些孩童听到范嵩的叮嘱后,他们都朝着叶轩墨鞠躬齐声答谢道。
“多谢文魁星今日点额之恩。”
叶轩墨瞧见范嵩这举动后,他并没有戳穿他的小心思,他这是让这些孩童不要忘记自己为他们点额吗?
若是今后他们真的学有所成,那便能够因为这件事情与自己搭上一些联系,很多时候,这一点点的联系就是一块很重要的敲门砖。
很多时候,这些怀才不遇的人就是缺少这样一块敲门砖而已。
其他府衙官员瞧见叶轩墨耐心的为每一个孩童点额后,他们的内心不知为何,开始产生了些许波动。
叶轩墨这位一府之主与之前的那些人真的不一样。
叶轩墨为所有孩童点额后,朝着他们微微一笑道。
“好了,你们赶紧回家吧,莫要让家中父母担心。”
听到叶轩墨如此温和的话语,每位孩童都热情的回应他。
等叶轩墨送走这些孩童,众人看着叶轩墨坐下,他们这才落座。
刚刚那位站在范嵩身后的那位孩童便为众人端上热茶,并一脸认真的开口道。
“各位大人请用茶,只是此茶品质或许会比各位大人平时所用的茶逊色几个档次,还请各位大人见谅。”
叶轩墨瞧见自己面前如此懂事的男孩,他微微一笑问道。
“孩子,你叫什么?”
这孩童听到叶轩墨的问话,立马恭敬的答道。
“学生卢镗,见过大人。”
其中一位叫做罗志国的通判便准备上前打断这位老秀才的讲课。
毕竟总不能让他们这些府官等一个老秀才给这些孩子们上完课吧?
叶轩墨见状便赶紧小声制止道。
“罗别驾,莫要着急,本官相信你也学过《孟子》,知道这一卷也快讲完了,不如我们就等这位老友教完如何?”
本朝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为“小友”,只要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听到叶轩墨发话后,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有异议,无非就是多站一会儿而已。
不久之后,随着里面这位老秀才教完最后一句“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后,里面传出孩童脆生生的话语。
“学生多谢夫子授课。”
话音落下,便不断的有孩童从私塾中走出,一出来看到叶轩墨一行人后,他们便惊讶大叫起来。
“尔等是何人?为何在此?”
在私塾内,正准备给自己的得意学生开小灶的范嵩听到门口的动静后,便赶紧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刚一出门,他便看到门口站着的叶轩墨一行人,看到叶轩墨他们几人的官服后,范嵩的神情瞬间变得恭敬起来。
接着他又想起刚刚这些孩童们的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