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三年大计后,再做考量。”
此言一出,季元洲自然秒懂仁治皇帝是什么意思,便恭敬的朝着仁治皇帝行了一礼道。
“陛下圣明。”
当仁治皇帝选择将宁波知府一职暂时空悬的消息传出,京城内的一众官员也就越发肯定仁治皇帝要重开市舶司衙门了。
一旦重开市舶司衙门,那便意味着要将牌堆打乱重新洗牌,到时候其中的利益就能重新分配了。
以前有市舶司衙门做掩护,内陆的家族可以光明正大的将货物运往沿海,一大半用于正常贸易,一小半便走私赚取大量的利益。
可在市舶司衙门关闭后,内陆家族就没有理由运货至沿海,若陆路走私至沿海,那其中的风险就太大了,所以这海运的走私生意逐渐被沿海家族垄断。
一时间,大量的书信被送往各地。
在朝会上,朝堂诸公也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沿海的官员自然要坚持海禁的政策,内陆的官员,还要武勋们自然都要主张开海。
文官之间自然更多的是因为利益,武勋们自然关注的是有战事,便有战功。
之前仁治皇帝对外开战非常谨慎,那是因为当时的大周需要恢复社会经济,需要稳定统治秩序,毕竟之前那几位可没给他留下什么好底子。
如今经过二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库盈余,自然要对外用兵了。
女真先不急,因为突然发现大周战马储备不足,贸然动兵并不妥当,女真暂时不打,那就只能转头海战,打倭寇了。
三日之后,叶轩墨与李元北一同前往粮仓查粮。
来到粮仓门口后,李元北的心安定不少,一脸正色的看向负责看守粮仓的庾吏开口道。
“今日本官与叶司马一同前来清查粮仓,开仓门。”
仓门前的庾吏听到李元北的吩咐后,他们便着急忙慌的将粮仓门打开。
瞧见仓门打开后,叶轩墨跟在李元北的身后进入其中。
瞧见谷仓内堆满的一袋袋仓米,他便直接安排自己的钱谷师爷陈万松带人清查。
陈万松也算是老手,命人随意在粮仓内挑选三十袋仓米,将三十袋仓米分别洒在地上,随后从中间抓了一把。
李元北瞧见陈万松这举动后,忍不住的高看叶轩墨一眼。
没想到叶轩墨居然有这么懂行的师爷跟随。
来到府衙后,叶轩墨率先找到李元北说明来意。
“府台大人,下官今日想与您完成交接,不知您意下如何?”
当然了,虽说是双方交接,其实就是双方的幕僚交接,这也是叶轩墨临行前为什么要找这么多师爷的缘故。
府内的各类刑案,民案;衙门的各类文书;还有各县赋税等等都有专门的师爷交接。
像这些双方都聊得好好的,唯独聊到查粮的时候,李元北非常严肃的开口了。
“叶司马,查粮之事你有所不知,此事事关重大,当挑选良辰吉日才能开仓查粮,本官已经找人帮你算好了时辰。”
“九日之后,便是良辰吉日,到时候你再开仓查粮吧。”
叶轩墨一听李元北这话语,他便无声的笑了笑。
九日之后?到了那时,你都已经出宁波地界了吧?到时候我开仓查粮,粮仓内要是缺粮少粮,或者全部都是发霉的粮食,那倒霉,背锅的不就是我了吗?
所以,九日后查粮,叶轩墨是不可能认的,随后他便赶紧开口道。
“府台大人,粮仓之事还是要当面交割清楚的,下官也派人算过了,今日其实就是开仓查粮的吉日。”
“我们择日不如撞日,就定为今日如何?”
李元北听到叶轩墨的话后,他知道肯定是糊弄不过去了,可是这么短的时间内,粮仓怎么可能填满。
所以,他必须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只能看向叶轩墨微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