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着急的等待着传胪的日子,而叶轩墨也在等陛下的圣旨,王守义大人都升任好几天了。
可宫中还是没有降下翰林院人事调动的圣旨。
这圣旨一日没有降下,叶轩墨心中的大石头就一日不能落下。
凡事未尘埃落定前,总有变数。
日子就这么一日日的过去,终于,在王守义升任第三日,宫中向翰林院发出一道圣旨,升侍读学士董慧宇为侍讲学士。
从那日之后,宫中每日都会传出一道圣旨,今日总算是该轮到最后那个翰林侍读的位置了。
这天,所有的翰林修撰都早早来到翰林院中,都不愿意错过圣旨。
当叶轩墨来到大厅后,正厅内所有人都将目光转移到叶轩墨的身上,发现不是前来宣旨的公公后,他们都有些失望的将目光转回到自己面前的史书上。
翰林修撰与翰林侍读之间的品级差别不大,一个是从六品官职,一个是正六品官职。
可二者的地位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修史官,后者则是能够亲近天子的讲官。
当上衙的时间过了半个时辰,一个熟悉脚步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不用转头都能猜到谁来了,那便是经常来正厅之中寻找叶轩墨的李公公。
可即便是知道由李公公来宣旨,他们还是忍不住的转头将目光汇聚到李公公的身上。
期待能够从李公公的口中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圣旨到!”
因为这一次李公公拿来的是正式的圣旨,并非之前那般过来传个口谕,所以大家的态度也与之前不同。
所有人都从位置上站起,跪迎圣旨,唯独叶轩墨一人能够不跪。
随后,李公公便手捧圣旨,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来到叶轩墨的面前。
此次手捧圣旨的缘故,李公公并未与叶轩墨搭话,只是朝着他露出一个微笑,接着便开口道。
“翰林修撰叶轩墨接旨。”
其他人听到这话后,脸上也没有露出太大的惊讶之色,毕竟大家早就有心理准备了,除非是这圣旨不是给叶轩墨的,要不然他们都不会觉得奇怪。
叶轩墨看着李公公手中的圣旨,他非常激动点点头答应道。
“臣翰林修撰叶轩墨接旨。”
李公公看到叶轩墨这模样后,也微笑着将圣旨打开,看着圣旨的内容朗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翰林修撰叶轩墨教导皇孙、创仁治拼音法、参与京察屡次建功,故升翰林院侍读,并赏白银五十两,钦此。”
等李公公宣旨完毕,叶轩墨非常恭敬的从他手中接过圣旨。
“臣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将圣旨交给叶轩墨之后,李公公这才向叶轩墨道谢。
“叶文魁,恭喜啊,幸亏是今日宣旨,若是再晚一日,咱家便不在京城了,也没机会为叶文魁宣旨了。”
叶轩墨听到李公公的话后,他有些好奇的望向李公公开口问道。
“李公公,您离开京城要去何处啊?”
李公公听到叶轩墨的话后,他只是给了叶轩墨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咱家相信叶文魁很快就会知道的,说不定不久之后我们还会在某地重逢,至于更多的消息,就请叶文魁恕咱家不能多言了。”
叶轩墨听到李公公这神秘的话语后,他的内心虽然非常好奇,但是也就没有着多问什么。
既然李公公不愿意说,那自己也别去问,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反而是一种烦恼。
随后,李公公又与叶轩墨寒暄两句,便找了个借口离开。
等李公公走后,正厅内的其他修史官便笑着走上前恭贺。
“恭喜叶侍读,今晚叶侍读可要请客啊。”
“自仁治拼音法问世以来,在下便知道翰林侍读之位非叶侍读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