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叶苏氏便带头去包饺子了,虽然在南方的时候,大家过年也不吃饺子,但来了北方自然要入乡随俗。
杨秀姣看到叶轩墨也打算过来凑热闹之后,便赶紧将他赶走。
“相公,这些事情我们来做就好了,你们读书人不是讲究‘君子远庖厨’的吗?你还是别在厨房待着了。”
叶轩墨听到杨秀姣这话后,他就一脸严肃的看着她开口解释道。
“夫人,你这便是只知词语的表面意思,并没有深入学习,了解。”
“‘君子远庖厨’之意其实并非是表面所说的君子要远离厨房之意,真正的含义其实是,君子因不忍看到动物被杀所以远离厨房之类的地方。”
“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的故事。”
杨秀姣听完叶轩墨的话后,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我明白了,相公真是博学多才,什么都知道。”
忙着忙着,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
突然,叶轩墨听到外面传来的击鼓声,叶苏荷听到门外的鼓声有些好奇的看向叶轩墨问道。
“大哥,这外面咚咚咚的在干什么呀?”
听到自己面前如此好学的叶苏荷后,叶轩墨便为她解释起来。
“在周、秦时期,除夕日暮时,皇宫内要举行‘大傩’仪式,要击鼓驱逐‘疫疬之鬼’。”
“汉朝开始,这种习俗从皇宫中流传至民间,从那时开始,民间也会在除夕日暮时击鼓驱逐‘疫疬之鬼’,乞求来年身体健康,不受病害侵袭。”
吃饭时,叶轩墨看着自己面前的父母、夫人、妹妹,还有自己的一众好友后,他心中瞬间感慨万千。
去年,自己在京城过年的时候,即使是有叶典庆和李文杰几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可他心中还是有种孤独感。
如今自己将父母,妹妹都接到了京城,还有了自己的夫人,再过个几年,抱上一个孩子,那自己的人生就算是初步圆满了。
这种家的温馨是非常奇妙的,它能够支撑着叶轩墨继续前行,不断奋斗,家的温暖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
叶轩墨在其他人眼中,他是睿智聪慧的千古六元及第文魁,是得天独厚的天才,但再天才,他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也需要家人的陪伴。
如今的世家与唐宋时的世家有很大的不同,如今的世家其实更像是读书世家。
因为这个时空的周太祖起事较早,故而对待自己的几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并没有像前世的明朝一般,专宠太子朱标一人。
也正是如此,周太祖并没有大肆屠戮功臣,所有的开国功臣基本上都得到了善终。
就比如现在的次辅胡安世,他便是大周开国功臣胡庸惟的后人,而三辅徐仁存则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庶孙一脉传承,徐达庶孙由武转文,成就一品大学士之位。
从那之后,这几家就一直轮流霸占着内阁或六部之首的位置。
一开始他们这些人不清楚拼音的本质,还以为是可以急速加快普通人的学习进度,从而涌现出更多的科考学子动摇他们的地位。
故而他们想将自己除之而后快,如今知道只是简单识字后,他们就放心了。
这拼音不但不会给他们造成困扰,反而能够帮助他们培育更多的学子,让他们世家的科考录取率成倍增加。
叶轩墨突然发现这一次大家共赢了,他推广了拼音法,在人民之中树立了一个好形象。
仁治皇帝选择推行拼音法,获得了名望,赢得了身后名;世家也赚了,他们能够更快的培养出参加科举的世家子弟;百姓其实也赢了,初期的识字难度降低,他们向上的希望更大了。
从那次之后,叶家附近的所有探子全部撤除,叶轩墨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往的状态。
春节前夕,叶轩墨提着礼物去拜访了自己的座师周道登。
做完春节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