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 242王之良

242王之良(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玄穹星决 我将自己上交国家 锦衣 电影的时代 听心声后,我成了娱乐圈沙雕锦鲤 精灵文主角,哪有种田香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p>

二弟陶眬之也心怀忐忑:“那个王巡抚,看样子真会打仗。

巡抚一来,城防就布置得妥妥帖帖,比咱们这些人厉害多了。”

四兄弟都是读书人,近段时间疯狂阅读兵书,纸上谈兵已然能够唬人,但他们连最基础的军事常识都不清楚。

大哥陶爱之说:“莫要慌乱,只要有我们做内应,长沙肯定一战而下。

我陶家招募的四千多兵,皆为乌合之众。

可你们看城中其他团勇,跟陶家的乌合之众有何区别?一旦出现混乱,必然全军溃败!”

数日之后。

“报!

上万贼军,顺浏阳河而来,已在三十里之外!”

“再探!”

王之良走上城楼,望着城外民居,此刻感到一阵迷惘。

他师从“关西夫子”

冯从吾,主修的是“关学”

,关学创始人为张载,即喊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位。

到了冯从吾这里,以关学为基础,融合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在明末搞出一种全新的关学。

明末各学派都是如此,呈现学术大融合趋势。

比如张秉文,修的便是融合了心学、偏向实学的理学。

可惜,被满清打断了脊梁,虽然发展壮大为“桐城派”

,却丢掉了核心理念,只剩下考据和散文这种空壳。

桐城派的前身主张实学,冯从吾的关学同样主张实学。

只要是明末求变的学派,全部提倡实学,主张学以致用,主张避虚就实!

王之良虽然是陕西人,却也属于东林党,而他的业师冯从吾,正是东林党西北领袖。

学、行、疑、思、恒,这是新派关学的五字真言。

王之良如今只剩下“疑”

,不知如何“行”

,也不知如何“思”

在来湘南之前,王之良仔细研究过赵瀚,然后他的三观就被击毁了。

王之良发现,江西赵贼正在践行“横渠四句”

,就仿佛一个野生的关学弟子。

天下大同,即为天地立心。

均田分地,即为生民立命。

恢复《孟子》的缺失章节,在白鹭洲书院提倡学术自由,即为往圣继绝学。

整顿吏治,江西安定,似有匡扶天下之志,即为万世开太平。

这不是什么反贼,若此人夺取天下,必为一代圣主!

王之良不想跟这样的人打仗,甚至有一种屈身投效的冲动。

但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没得选择。

王之良叹息一声,又去巡查城防。

别看城里有一万一千守军,可全是团勇新兵,统领部队的也都是乡绅。

这些乡绅,根本不会打仗,就连怎么守城,都必须王之良手把手教导。

真特娘的累!

幸好监军太监怕死,留在岳州府没过来,否则王之良还得分心应付太监。

下午时分,李正率领大军前来,距离长沙城数里,便背山依水而扎下大营。

王之良和李正,都派出探子查看情况。

而且,双方探子皆驾小船,在狭窄的浏阳河里隔空对望。

“杀!”

大同军探子,驾着十余艘小舟,朝着官兵探子冲去。

官兵那边立即撤退,根本就追不上。

追至城外一里地,大同军探子上岸观察,其中一个还带着千里镜。

随即,他们又四下探查,找本地百姓询问情况。

“报!”

“长沙城防守森严,数日之前,有大官带援兵而至。

有说来了几千人,有说来了上万人。”

李正此时有些懊恼,他不该等待黄幺的军令。

若是攻占浏阳县之后,立即带兵直扑长沙城,有陶家做内应说不定就拿下了。

有时候,赵瀚会聘人给军官们讲兵法,李正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害羞!渣男小三为了我每天互殴 盖世皇储:大秦第一皇太子 小小地府临时工 唯一弟子:开局先偷萝莉师尊鞋子 暴君和妖后求生指南 多子多福:我儿皆有仙帝之姿 女帝徒弟太放肆 反派夫妻百事哀,今天在哪搞破坏 董问君陈青源 纵横高武:系统,给我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