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太后只得问顾瑾之。
所以,成姑姑才提了这话。
皇后凤体,已经好了七八成。
她不过是在心里依赖我送来的药,以为断了就活不成。
心里所想,表露在身体上。
况且这时节交替,染了风寒也是常见的,姑姑不用担心。
顾瑾之道
成姑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问:王妃给皇后娘娘的药,到底是什么?
是西域来的种子,俗称罂粟。
顾瑾之仔细给成姑姑解释,种子结果,取下果浆,制成膏体,叫富贵如意膏。
有什么用?成姑姑又问。
这个答应,她是听过几次的。
但她觉得糊里糊涂的。
什么富贵如意膏,她之前闻所未闻。
就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顾瑾之笑道,但也是药,而且补弱。
若是身体健康,用了这药,补劲太大,反而招富贵病……
富贵病,又是什么病?成姑姑笑着问。
她对顾瑾之说的这个词颇有兴趣,又没有听说过,想着将来可以说给太后听,给太后解闷,就问得很仔细。
富贵病不是指一种病,是说人太过于滋补,就像人吃多饭,会长胖一样。
补药也是如此的。
我记得我祖父曾经看过一个病例,病家曾经生病,大夫建议吃鲥鱼来滋补。
那病家家底丰厚,一年四季顿顿鲥鱼也是吃得起的,便每日不断。
那病家也吃鲥鱼,故而每顿都吃。
鲥鱼大补,补物在身体里化之不去,成了痰饮,折磨了数久。
不少大夫只照普通治痰饮的法子,无济于事。
我祖父接了这病家,给他催吐,吐出了半坛子脓痰,病才解了……
成姑姑在宫里,虽然看过不少的书,才这种坊间才有的奇闻异事,她是没有听说过的。
她听得怔住了,望着顾瑾之半晌不说话,希望她再说一个。
顾瑾之就想到了袁裕业的母亲袁太太,当年也是吃了太多的羊肉,体内热气太盛,最后反而生寒,得了个真热假寒的毛病,半死不活。
她把这个病例,也说给了成姑姑听:……那时候,我四姐还在袁家。
我和我母亲登门拜访,恰逢袁太太生病。
我开了生石膏的方子,乃是大凉之物,用来治疗热毒。
袁家三公子见他母亲极其怕冷,以为是寒症,又见我开了大凉之物,吓得不轻,进门就是一顿呵斥。
我千百解释,袁家才相信。
而后,果然就好了。
成姑姑听到这里。
脸色微变。
她问顾瑾之:就是袁裕业么?
她听到顾瑾之说。
袁家三公子一顿呵斥。
顿时就心里恼了起来。
顾瑾之则道:正是……
成姑姑神色微落。
她知道顾瑾之在外头给人瞧病,受过不少冷言冷语。
当年太后娘娘的弟弟宜延侯宁萼,不仅仅当面骂顾瑾之,还到处诋毁她。
后来。
宁萼也遭了报应。
不成想,袁家那样的门第,也敢给顾瑾之冷脸。
顾瑾之很早就赐婚给了庐阳王的。
袁裕业这几年得太子宠幸,朝野上下都留意他,太后也是听说过的。
太后多次问及袁裕业此人,语气里隐约有点担心,怕此人品行不端。
而后,顾珊之的事闹出来,顾瑾之和离改嫁。
京里人都说,顾珊之狠毒,害死袁裕业多个孩子和妾室,反而全身而退,顾家还到处说袁裕业不能生育。
太后就对袁裕业有点失望。
这件事闹出来,太子是万分同情袁裕业的,连皇帝也动了恻隐之心。
可太后觉得,袁裕业连家里后宅都管不好,乱七八糟,只怕能力有限,对他这个人就保留了几分看法。
而后,顾珊之改嫁之后,一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