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瑾之道,“皇上再赏,别重了太后娘娘的就成。”
皇帝微愣。
他以为顾瑾之肯定会说,为太后尽力是本分,不需要赏赐。
不成想,她真不客气呢。
不过,也是她应得的。
皇帝就笑起来,心情极好。
“好!”
皇帝道,“等太后赏过了,朕再赏。”
然后才让顾瑾之坐下,仔细又询问了太后的病情。
“……先平肝火。
肝热平息,肺自然肃清。
太后娘娘原本是小疾,只是拖得太久,就得一步步慢慢来。
皇上放心,药都是民女亲自煎,绝不耽误了太后的病情。”
顾瑾之道。
皇帝就点点头。
外头的太监进来说,该到了上朝的时辰。
而太后尚未醒。
太后今日的睡眠特别好,皇帝自然不会去打扰她,就吩咐顾瑾之和成姑姑用心服侍太后,他上朝去了。
皇帝刚走没半盏茶的功夫,太后就醒了。
她轻轻舒了口气,笑着对身边的几个女官笑着说:“好痛快!
哀家好似酷夏渴急,喝了盏凉蜜茶,全身都舒泰!
这一觉睡得真美。
哀家都快忘了美美睡上一觉是什么滋味了!
瑾之呢?”
“瑾姑娘在偏殿,给太后熬药呢。
说太后醒了,就能吃了。”
成姑姑笑着回答。
太后点点头。
顾瑾之一再强调,煎药也是有讲究的。
她自己开的药方,她自己煎,药效最好,谁也帮不上忙。
偏殿里已经专门设了药炉,偶然还有药香飘进来……
太后只得随了她去。
女官们就服侍太后娘娘起身。
梳洗一番,穿戴好了之后,顾瑾之用红漆托盘端了药碗进来。
成姑姑忙上前接了,端到太后面前。
顾瑾之也上前行礼。
她一脑门子汗,熬药弄得脸上有了块灰迹。
太后娘娘让她平身,把她拉到身边,掏出帕子替她擦了脸上的灰,笑着道:“知道你孝顺哀家,也不必如此。
弄得跟叫花子似的,哪里是大家闺秀的样子?”
居然和顾瑾之开玩笑。
满屋子的女官都附和着笑起来。
成姑姑就默默记在心里。
她十三岁进宫,已经在太后身边服侍了十五年。
太后娘娘没有生过公主。
所以成姑姑从未见待那位姑娘这般亲热。
如此替姑娘擦脸,还拿着取笑,真真是头一回。
“回太后,瑾之不是大家闺秀,只是延陵府来的小家碧玉。”
顾瑾之笑着回答。
太后娘娘佯装吃惊:“哪里碧玉了?哀家怎么瞧着,像个要饭的?”
说罢,她自己先大笑起来。
满殿的人都捂住嘴低笑。
很久很久,都没有听到太后娘娘的笑声了。
坤宁宫的这些宫人们,几乎要忘了太后从前也是个宽和温醇的,而不是病中那个喜怒无常的老太婆……
说笑了一回。
药也亮了些,太后娘娘就喝了下去。
而后,宫人们排了早膳。
太后携了顾瑾之的手。
两人一同吃了早膳。
宫里的膳食,被外头做的要强很多。
不过,到底是古代饮食,作料不及后世,滋味再好也是有限的。
在顾瑾之尝来。
不过如此。
她随着太后,吃了个八成饱。
太后娘娘倒是吃得开怀。
吃了饭,她居然想去御花园走走。
“自从哀家染了这病,太后先说是风寒,不能惊风的,不让出门。
而后。
又是越来越厉害,哀家已经一年半没出这宫门了。
瑾之,你陪着哀家去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