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崇义气得干脆把他们赶出去,省了这套流程。
磕磕绊绊走完仪式后,一回头才发现祝文忘了宣读,张崇义君王肚里能撑船,没有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杨千钟张居贤等宰辅大臣却把穆恪骂的狗血淋头。
张崇义心有余悸,打死也不敢大封先祖建子七庙,鬼才知道礼部这群菜鸟会不会乱来。
自己丢点颜面事,连累祖宗面上无光那可是百死莫赎。
穆恪整战战兢兢,每月都要递交一次辞呈,盼望早日脱离苦海,毕竟六部哪个衙门都比礼部来的舒坦呀。
张崇义总是一笑置之,将他的辞呈丢进火盆烧掉。
真把他撸了,去哪里找个更加任劳任怨的礼部侍郎呢?
此次朝会的主要议题是州郡改制。
张潮等人派兵扑向巨鹿,赵郡广平郡为兵威所慑,不战而降,估计巨鹿常山两郡年底即可纳入版图,届时就拥有了完整的青州冀州两州十五郡。
张居贤提议仿照旧制,在两州设立将军府或者大都督府,统辖一切军政事务,却遭到杨千钟的强烈反对。
“在各州设立将军府或大都督府乃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如果不尽快成立将军府或大都督府,一旦张微离开冀州,入京履职大将军,范进大军挥兵再攻邺城,谁能调动两州兵马御敌?”
张居贤言辞激烈,的唾沫横飞。
杨千钟捧着玉圭挺身而出,大声驳斥道:“敢问侍中大人,自前朝成立将军府或都督府以来,下可曾长久太平过?
“一州之地幅员辽阔,户籍人口高达数百万人,动辄拥兵数十万,一旦遇到野心勃勃、图谋不轨的大将军大都督,随时可以挥兵对抗朝廷,祸乱下。”
“一百多年来,下纷争不休,正是源于此制。”
“我朝初创,正要借此机会一举革除陈年弊端,创立永葆江山的新制,否则新朝难逃二三十年的短命。”
众臣无不骇然看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杨千钟。
大燕初创,他竟公然宣称难逃二三十年的短命,此言何其犯忌?
这要是在大旗朝廷,足够他撤职查办入狱了。
然而张崇义与杨千钟早年多次探讨过改制的问题,这些话私下里交流过无数遍,丝毫不以为忤。
张崇义最初倾向于采用韩家麒麟儿韩云山的构想。
他虽然鄙夷韩云山的志大才疏,却认为韩云山军政分离的构思乃是安邦定国良策。
各州必须军政分离,既设将军府,统领全州军队和主持境内城池关隘一应防务,同时设立一名文官刺史,总管民政税赋等事务。
将军刺史官衔皆为二品,将军隶属大将军府,刺史隶属三省六部,互不统属,互不干涉。
杨千钟却道如此构思虽好,却还是不能彻底扭转各州将军兵权过重的积弊。
一旦朝廷势弱,州将军手握数万大军,随时可以掌控刺史,进而谋反作乱。
他提出的规划更为激进,要将各州细分为若干道。
根据人口税赋多寡划分,人口经济大郡,三郡为一道,人口经济郡,五郡为一道。
各道设节度使一名,治政治民治税。
设将军一名,治军事领防务。
如此方能强干弱枝,彻底削弱地方诸侯势力。
详细方案杨千钟早已拟好,张崇义也曾预览过,对此赞不绝口,称赞此制如若顺利推行,可保下三百年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