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商业与艺术并不冲突,《寄生虫》就是一部艺术性与商业性兼备的类型片。”
……
“这部影片对贫富鸿沟的解剖,依旧延续着沈良的个人风格,镜头语言方面,它,无可挑剔!”
……
不知情的人看到迪特·考斯里克的言论,可能会以为柏林电影节已经结束了。
什么《寄生虫》就是今年的金熊奖电影。
不论考斯里克的初衷是什么,反正因为他这么一通操作,电影节还没开幕,《寄生虫》俨然成了今年金熊奖的大热影片。
未播先热!
那些影评人、记者们,一个个摩拳擦掌。
他们倒要看看《寄生虫》值不值得这般吹捧,值不值得柏林电影节那般对待。
是的。
除了口头吹嘘,柏林电影节官方也给了沈良,给了《寄生虫》足够的尊重。
电影节2月10号开幕。
红毯?
安排!
2月11号,周五,影片提前对媒体、影评人进行放映,确保影评人有足够时间撰写深度分析。
看完都给我好好吹!
不吹?
那是你不识货啊!
2月13号。
周日。
柏林电影宫全球首映+红毯仪式。
2月16号。
东亚电影论坛,邀请沈良、顾常伟、山田洋次(日)、金基德(韩),探讨后殖民主义下的东亚电影。
2月17号。
《寄生虫》将作为欧洲电影市场(EFM)闭幕影片。
单单这日程安排,牌面拉满。
那些记者、影评人倒要看看,《寄生虫》是名副其实,还是名不副实!
如果是有名无实,直接开喷!
喷完迪特·考斯里克,喷柏林电影节,再喷《寄生虫》,喷完还能喷沈良。
接下来一直喷,从上到下,喷个爽!
就在媒体记者、影评人、电影人的期待之下,柏林电影节开幕了。
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