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每个人。
杜院士沉默地听着,花白的眉毛紧紧锁在一起。
他一生经历过无数科研难题,但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而棘手的敌人,它们利用的正是人类最引以为傲的独特性,思维与意识,并将其变成了最完美的伪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三百五十九、找出特殊寄生体的办法(第2/2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弥漫着焦灼与挫败感。
各种奇思妙想被提出,又迅速被验证否定。
针对虫族通用信息素的敏感测试?
无效,
寄生体自身不携带信息素。
高精度核磁共振寻找结构微差?
差异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且无法普及。
精神压力测试诱发异常?
寄生体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可能比原主更强......
研究似乎走进了一个无解的死胡同。
“妈的,这玩意儿简直比最狡猾的间谍还难搞!”负责实验室核心区域安全保卫工作的程润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他刚巡视完外围防线,进来汇报情况,正好听到专家们的讨论。
“它们就混在咱们人堆里,想法跟我们一样,这怎么揪出来?难道要每个人都扒开脑袋看看?”
程润的话糙理不糙,却道出了所有人心中最大的无奈。
杜院士闻言,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想法跟我们一样......”
突然,他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猛地抬起头,“等等,想法一样......但“想法”的底层逻辑,真的完全一样吗?”
他快步走到主控台前,双手飞快地调取着庞大的数据库。
“调取所有关于虫族社会性、信息传递模式,尤其是高阶虫族单位行为逻辑的研究记录!”
“重点检索与虫族开战初期,我们捕获第一只活体母虫时的全部数据。”
“九章,帮我把所有非常规状况全部都标出来,尤其是孤例,越特殊越重要!”
命令被迅速执行。
海量的数据流在屏幕上闪烁,其中一段被封存已久、标记为“绝无仅有”的影像和信号记录被重点标注出来。
那是人类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捕获活体母虫的记录。
影像中,那只被重重束缚在特制拘束装置中的庞大母虫,在意识到逃脱无望后,并没有像其他虫族单位那样疯狂攻击或自毁,其复眼中闪烁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冰冷光芒。
随后,监测设备捕捉到了一种极其特殊、从未被记录过的生物信号。
那信号并非用于指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