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考虑到复读要扛下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他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最终老师只能轻轻拍拍他肩膀,说一句:
“没关系,高中好好努力,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
他点点头,也只能点头。
其实能考上高中也不错了,要知道中考是义务教育的分水岭,有多少人被大浪淘去,从此杳无影踪。
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他该认命。
就这样,严飞翼带着遗憾开启了他的高中生涯。
好在高中的开局是好的,他在第一次月考就荣获年级第一,远远拉开第二名几百分的距离。
第二名见他,如井底蛙见天上月。
其他人见他,如一介蜉蝣见青天。
那时的荣光他还有记忆,整个学校的领导丶老师和同学都被他震惊得无以复加。
红色的光荣榜上他占据第一,年级表彰大会上校长专门点他的名。
全校师生都惊叹严飞翼是一颗沧海遗珠,是上名校的绝佳苗子。
要不是中考失常,他早就进市重点了,根本轮不到他们县城高中捡漏。
从那天起,每个人都用满含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好像在透过他乾瘦的身躯,看见未来的名校学生,未来的社会栋梁,未来的人中龙凤,未来的人上之人。
那是他人生中最志得意满,最自信飞扬的时光,彷佛爽文小说的後半段。
可要是未来的一切发展都像小说写的那样就好了。
到了高中的最後一年,熟悉的症状再次缠上了他。
考场里好像住了一只怪兽,试卷像怪兽的血盆大口,密密麻麻的印刷字体是前人遗留的乾涸血迹。
只要一拿起笔,他就开始冒汗,发虚,游离,惊悸。
考场上昏厥变成他的常态,无数人都目睹过他当场呕吐的丑态。
老师们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丶试图挽救,再到最後的失望痛心丶扼腕叹息。
试卷上的难题,老师可以帮他条分缕析。
人生这道课题,老师自己也未必理得清。
这是心理上的关卡,谁也帮不了他。
就像他生下来就需要背负的人生重担,谁也不能帮他挑起。
六月,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那次大考中,他再次黯淡收场。
他没能考上他理想中的长明大学,反而去了长明大学的隔壁,一墙之隔的院校。
比错过更遗憾的,是他“本可以”。
以他发挥正常的成绩,区区长明,甚至要求着他考虑考虑。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