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心慌慌”
的回复来得很快,字里行间都透着惊魂未定:“大师!
谢谢您回复!
房子是我租的,住了大半年了,之前一直没事。
就是上周开始这样的!
家里没添什么旧东西,我平时上班忙,也很少带东西回来。
特别的事……好像也没有啊,就是上周我们公司体检来着,别的真没了!”
佐佐盯着屏幕,手指轻轻敲击着老旧手机的边框。
体检?这似乎是个无关的细节。
但罗一鸣的声音立刻在她脑中响起:
【线索关联度分析:『体检』与『异常感知』出现时间点接近,存在弱关联可能。
建议深入询问体检结果,特别是神经系统或感官相关项目。
同时,需排除环境因素与人为恶作剧。
】
【没错!
】古博士接过话头,【先别急着往灵异上靠!
万一是这哥们体检查出来啥毛病,比如耳鸣幻听呢?或者楼上楼下邻居搞装修、新换了啥电器共振?再不然,就是有人搞恶作剧!
清清,准备出趟差!
】
“明白!”
清清的声音带着点跃跃欲试,虽然这个世界让她不适,但能帮上佐佐让她很开心。
佐佐按照两位博士的思路,继续回复“午夜心慌慌”
,语气尽量平和:“先别自己吓自己。
我们需要一步步排除可能性。
第一,体检结果一切正常吗?尤其关注听力、神经系统方面。
第二,你确定声音来自客厅?能否更精确描述脚步声的特点?是皮鞋声、拖鞋声还是赤脚声?节奏如何?第三,最近楼内或隔壁有无新搬来的住户、装修、或者安装大型电器的情况?第四,有无可能是指纹锁、智能家居设备故障或被人恶作剧?”
她条理清晰的问题让“午夜心慌慌”
(后来他告诉佐佐他叫小陈)稍微冷静了一些。
他仔细回想后回复:“体检报告我看了,没啥问题啊……脚步声……像是光脚或者很软的拖鞋,声音很轻,但是‘沓、沓’的,节奏不快不慢,很均匀。
楼里最近很安静,没装修的。
我是老式门锁,不是智能的。
恶作剧……我跟邻居都不熟,应该不会吧?”
【均匀节奏的光脚软拖鞋声……】古博士沉吟,【人为模仿难度较高,且持续一周,动机不明。
环境因素概率降低。
灵异可能性……提升至3o。
】
【需要实地侦察。
】罗一鸣结论明确,【获取现场音频、环境数据至关重要。
】
佐佐深吸一口气,知道这单生意不能再局限于线上指导了。
她回复小陈:“情况我大致了解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我亲自到现场查看一下。
当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小陈几乎是秒回:“费用没问题!
大师您说多少都行!
只要能把那鬼东西弄走!
我实在受不了了!”
后面还跟了个痛哭流涕的表情。
经过一番商议(主要是罗一鸣根据本地类似服务的市场价和风险系数给出区间,古博士嚷嚷着“知识就是力量,不能太便宜”
),佐佐报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小陈爽快地答应了,并立刻约定了第二天晚上上门的时间。
挂了电话,佐佐看着手机里对方转过来的定金,心里有点五味杂陈。
这算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单“捉鬼”
生意,但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
没了灵力,她就是个能看见鬼的普通人,万一真碰上厉鬼,跑都跑不掉。
【情绪监测:佐佐出现焦虑与自我怀疑。
】罗一鸣的声音平静地响起,【风险评估:已纳入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