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担心露馅。
万一那德国机器太先进,两位博士也搞不定怎么办?
小红飘在我旁边,感受到我的不安,传递过来安慰的情绪,还试图帮我叠衣服(虽然她的手直接穿过去了)。
“没事,小红,”
我摸摸她的…空气,“姐带你去见见世面,看看外国机器长啥样。”
第二天,我和陈总工,还有厂里另一个负责翻译的张工程师(大学毕业,会点德语),一起登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火车哐哧哐哧,烟雾缭绕,人声嘈杂。
陈总工和张工在讨论着技术问题,我则靠着车窗,看着外面飞掠过的农田,心里七上八下。
【佐佐,放松。
】罗一鸣的声音响起,【根据现有资料,那条生产线应是基于7o年代末技术,并非不可理解。
届时我会进行全方位扫描建模。
】
【就是!
就当公费旅游了!
听说那边小吃不错!
】古博士已经开始规划美食地图了。
经过两天漫长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735厂。
735厂果然气派,厂房崭新,那条德国生产线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巨大的机械臂、精密的传送带、复杂的控制柜…充满了工业美感,也散着“我很贵别碰我”
的高冷气息。
对方厂子的工程师带着我们参观,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骄傲,介绍着这台设备多么先进,效率多么高。
陈总工和张工听得连连点头,一脸羡慕。
而我,则悄悄让两位博士开始了工作。
【开始扫描…结构解析中…控制系统分析…】
【啧啧,这设计…有点意思,但也不是没毛病…你看这个液压缓冲,明显冗余过度了…】
参观到一半,经过一台正在运行的精密铣床时,我突然停下了脚步,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那机器运行得很平稳,噪音也在正常范围内。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它出的某种高频声音有点…刺耳,让我隐藏在头下的猫耳朵有点不舒服。
带队的工程师见我不走了,好奇地问:“沈工,有什么问题吗?”
陈总工也看向我,眼神里带着询问。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指着那台铣床说:“这台机器…主轴后面的那个辅助冷却风扇,轴承是不是有点问题了?听起来…声音不太对。”
那德国工程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不可能!
沈工。
这是我们最新的设备,每天都有专人保养。
而且,根本没什么异常声音啊。”
陈总工和张工也侧耳听了听,纷纷表示没听出什么。
德国工程师为了证明,甚至拿来听诊器一样的设备贴在机器上听了听,然后肯定地说:“一切正常。”
我顿时有点尴尬,难道是我感觉错了?还是中外机器叫声不一样?
【扫描确认:辅助冷却风扇轴承内部出现早期疲劳裂纹,目前人耳无法分辨,但高频震动异常。
预计持续运行12o小时后会出现明显噪音,2oo小时内可能卡死导致冷却失效,进而影响主轴精度。
】罗一鸣给出了肯定答案。
我心里有底了,但看着对方自信的表情,也不好再坚持,只好说:“可能是我听错了,再观察观察吧。”
对方工程师笑了笑,没当回事,继续带队参观。
然而,三天后的中午,我们正在食堂吃饭,突然一个735厂的工程师慌慌张张地跑来找我们带队的那位德国专家(厂里请的外援),叽里呱啦一阵德语。
那位德国专家脸色一变,丢下餐盘就往外跑。
我们好奇地跟过去一看——正是那天那台精密铣床!
此刻它出了巨大的、不正常的轰鸣声,已经紧急停机了。
拆开一看,果然是那个辅助冷却风扇的轴承碎了!
因为冷却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