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区分,他把现在坐他身边的张海桐称为“桐哥”,把四川那位1995年生人称为“张海桐”。
张海平指着个人资料那一栏。“张海桐读幼儿园的时候,跟随父母去往成都。”
“与此同时,空间折叠进行了扩张和迁移。”
“这一次,你们看。”
张海平所说的是他们第一次发现迁移的时候,未必他和张泽清搬去了成都。
他们先在夹口村问来张海桐现住址,然后去往成都。并在他就读的幼儿园里论证了这个想法——为此张泽清还拿着自己的文凭去幼儿园打过工。
后来,为了搞清楚夹口村是否还存在折叠状况,他又跟张泽清分开行动。张泽清继续蹲守成都,张海平回到夹口村。
当折叠再次出现时,短信为证。
两个地方同时发生空间折叠。
他们推论这种情况不仅会迁移,还会扩张。
“张泽清是个文化人。”张海平又喝了口水。“他说这有点像爱因斯坦相对论说的那样,反正很复杂。”
“他的想法是,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很可能会变成两个世界彻底重叠,乃至融合。”
“事实上,我们的世界已经有这种状况了。”
张海客看他喋喋不休,忍不住皱眉。张海平状态有点不对,或许他都没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变化。
但在张海客和张起灵眼里,张海平脸上分明有掩饰不住的狂热和虔诚。
他似乎也和张泽清一样,陷进这件事里了。
张海平没空管另外两个人,只要没打断,他就能继续讲。“空间折叠现象消失之后,原本应该非常干净的土地,竟然会有另一个世界的遗留。”
“比如折叠消失后,正常情况下的幼儿园班级名单里,应该没有张海桐的名字。”
“但有两次却在没有折叠的情况下,名单上出现了张海桐的名字。”
“第一次老师还会奇怪,然后划掉。第二次见怪不怪,哪怕张海桐根本不在,也没有这个人,老师还是会把这个名字的存在合理化。”
“这个合理化不是找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多出一个人,而是无论你怎么去找逻辑漏洞,他们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张海桐三个字出现在这里没问题。”
“哪怕找到的漏洞再尖锐,他们在短暂的空白之后仍然不会质疑他的存在。”
张海客显然也在报告里面看见这一部分信息了,他把相关资料交给张起灵,后者神情越来越凝重。
“你继续。”张海客做了个继续的手势。
张海平显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