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表现突出,王伟先后三次获得三等功的荣誉。
等后勤部长邵家旺到任后,就让王伟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士官担任了后勤参谋一职。
有人问王伟为何能成功,他的回答很简单:不怕累。
这三个字道出了王伟一路走来的关键。
很多人只看到结果,却忽视了背后的付出。
王伟始终相信,想要取得成就,就必须有承受艰辛的觉悟。
那些看似光鲜的成就,无一不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没有哪条成功之路是轻松舒适的,只有愿意付出努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或许听起来老生常谈,但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面对挑战并勇于承担是个人成长的宝贵机会,真正的能力往往在逆境中得以锤炼;
只要肯下功夫,必然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即便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和疲惫,但最终的收益将远超付出的辛劳。
王伟从一个通士兵,一步步晋升为军官,全靠不懈的努力和勤奋。
正是这种艰苦的磨练塑造了王伟,提升了他的能力,最终帮助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担任后勤参谋后,王伟又被军区保送解放军高级后勤深造。
8.30日,王伟从兰城乘特快列车到达汉县。
下车后,随即坐上了学校迎接新生的军用卡车,来到了位于江城市硚口区古田二路的解放军高级后勤学校。
学校坐落在江城三镇之一的汉县,地处汉江之滨的罗家墩。
是总后勤部直属的一所军队后勤指挥和专业管理院校。
这个学校开设有指挥系、参谋系、军队财务系、基建财务系、军需系、物资系、军事交通系……等,并下辖襄城市后勤训练大队、黄县长轩岭训练基地。
学校为正军级单位,以培养适应现代条件下战争的我军后勤专业干部为主旨。
指挥系培养目标是部队团级单位的后勤处长;
参谋系的培养目标是全军各级军事后勤机关的参谋人员;
其他各专业院系的培养目标是与各级部队后勤相对应的专业管理干部。
学校除指挥系与参谋系全为干部学员以外,其余各专业系队的学员,基本上是以战士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在职干部培训。
王伟被分配到参谋系学员二队。
参谋系为正师职单位,辖两个教研室和三个参谋学员队。
教研室为正团职单位。
学员队为正营职单位,编配有队长,教导员和副队长三名管理干部。
参谋系二队共有101名学员,分别是来自十个大区,二十多个省市部队的连排职军官。
大部分年龄在25岁以下,王伟这个27岁的参谋,在学员队里属于年龄偏大,职务正连的那少部分人。
参谋二队共分为两个区队,八个学员班,每个班12至13人。
区队长和各班长由学员队党支部指定的学员担任。
到学校报到后,王伟被分配到了一区队,并被指定为学员三班的班长。
可能队领导考虑到年龄与经验的因素,王伟发现从区队长到各班长,大都是我们这些年龄偏大、在部队机关担任过参谋或基层主官的连职学员。
在军校的两年里,王伟先后担任过一区队的三班长和二区队的八班长。
一是要求严格。
无论你以前来自于何方;过去曾任职于何处;工作资历多深;服役军龄多长;部队职务多高。
一旦进入到军校学员的行列,任何人都立刻成为了最普通的一兵。
大家要重新从战士做起,自觉接受部队纪律条令和院校各种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