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患,最为厉害。
永定河在过去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像桑干河、高粱河、浑河、卢沟河,还有用得最多的无定河。
为啥叫无定河呢
因为这河里的泥沙特别多,容易淤积,河道老是不固定,一下大雨就容易改道,住在河边的人们经常因此遭殃。
你看燕京城就坐落在燕山山脉的脚下,被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等河流冲积出的平原所托起。
它的北边靠着燕山,西边挨着太行山,这样的地势在历史上确实能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不过大自然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山区的洪水能直冲到平原上,给防洪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等建国后,密云水库是建在燕山山脉的褶皱地带的,这样一来,水库就能帮忙缓解北部地区的防洪压力,调节洪峰。
而咱们这西部地区呢,一直以来都是防洪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既重要又难办。
咱们京西地区的山特别陡,山沟子也深得很。
要是下大雨,山里的洪水就会一股脑儿地冲到平原上,平平坦坦的路上,那水势可猛了,跟千军万马似的。
我们刘家庄这一带正好就是西部大水流入平原的那个地方。
永定河这千百年来,没少给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带来洪涝灾害。
姥爷小的时候,就碰见过很多次山洪……
话说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康熙七年的七月,连续下了好多天大雨,结果永定河的大堤被冲垮了,水一下子就冲进了京城。
洪水猛地冲进了正阳、崇文、宣武、齐化等多个城门,连午门都被冲得塌了一角。
当时的五城兵马司报告说因为水灾死了好多人,光北边就死了一百四十多人。
康熙皇上登上午门,查看洪水的情况……
这位皇帝一辈子也就琢磨着干好三样大活儿:治好黄河、平定三藩之乱、还有搞好漕运。
于是,康熙了30年时间,多次整治燕京的永定河,大的工程就有7次,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康熙三十七年那次。
可能这是康熙皇帝二十多岁那年,头一回亲眼见到京城脚下的百姓深受水灾之苦,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好好治理水患。
康熙帝整治水患这事儿,对当时的百姓和现在的我们来说,都是实实在在做了件好事。”
“说起来,咱们刘家老祖宗也就是康熙二十年那会儿在刘家庄这里定居扎下来了根。
再经过世代相传,刘氏家族秉承着耕读传家、乐善好施的祖训,历经风雨,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
正是这份坚韧与智慧,才铸就了如今刘氏一族上万人的繁荣昌盛,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钟小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哇!咱们家族在这里扎根已经有三百多年了”
刘竟斋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是啊,所以这里才叫刘家庄啊。不过,近三十年来,我们刘家庄的变化可真是大,和我记忆中的那个村子相比,简直判若两样。”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在回忆往昔:“你姥爷记忆中的村子,如今只剩下零星几栋古建筑,孤零零地伫立在那里。而四周,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包围,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繁华得让人有些恍惚……”
钟小伟顺着刘竟斋的目光望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这片土地的历史。
如今听刘竟斋娓娓道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让他看到了那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刘家庄。
“那时候,村子四周都是农田,每到春天,油菜开得漫山遍野,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空气中都是香。”刘竟斋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村里的老屋都是用青砖砌成,屋顶上铺着厚厚的茅草,每到下雨天,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声音清脆悦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