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以小恩小惠的手段拉关系、送人情,千方百计地搜集情报。
他还订了国内的各种报纸,费尽心机地从字里行间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
白天,李佳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菜市场、公园里闲逛,在大街小巷散步。
当路过我党、政、军机关以及招待所门前时,李佳琪就偷偷地观察着各种动向;
晚上,李佳琪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将白天获取的情报,密写成无形的字迹,向敌特邮寄。
就这样从81年2月到今年,李佳琪先后向敌特寄出了一百多封密件。
因李佳琪工作有功,去年8月以前,敌特曾两次为他记功,发给资金两千港元。
在不到两年间,李佳琪获取的特务经费折合人民币三千余元。敌特还委任李佳琪为“夏北地区特派员”。
老特务李佳琪不到两年就从敌特获利三千多人民币,放现在后世就是一顿饭钱。
可要知道,在当前,夏国的人均年收入才150元左右,一般工人一个月也就二十块钱工资。
仅仅1块钱就可以治疗一次感冒发烧,可以买20根冰棍,可以买7斤大米或者几十斤大白菜,甚至可以到电影院看5次电影,可以乘坐20次公交车。
想想这个特务两年不到就赚到了普通群众需要辛辛苦苦工作十几年才能挣到的一笔“巨款”,
在这么大的利益诱惑下,他怎么可能不卖命的给他的主子干那些危害国家利益的事!
老牌军统特务李佳琪虽然很狡猾,活动很隐蔽,但无法逃脱人民群众和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
去年1月,根据李佳琪的犯罪事实,刘铁林认为抓获李家琪的时机已经成熟。
正当市局将要按原定方案逮捕李佳琪时,突然一个新情况出现了。
去年2月,李佳琪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向敌特报告了两份机密文件的内容。
经核对,有一份文件字词、标点与原文完全一致。
刘铁林等专案组由此断定,另有一名同伙为其提供文件。
这人到底是谁
专案组决定暂缓逮捕李佳琪,重新组织力量投入了一场新的侦查研判。
侦查人员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比较,发现在与李佳琪来往的人员中,只有李佳琪妻子的养女马红梅具有为他提供相关涉密文件的条件。
马红梅:36岁,已婚,在夏国某银行总行监察司工作,主要负责收发、保管文件。
前年6月,马红梅听说要跟她养母结婚的李佳琪见面,这人原是被释放的果党校级军官,一开始心里直犯嘀咕。
但初次见面时,李老头装出的那副待人亲切的随和面孔,给马红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就这样,李佳琪只用了100元的见面礼,就完全使马红梅解除了思想戒备。
这年头,一百元几乎就相当于后世的一万元,可想而知,这份衣炮弹的重量还是很足的。
当李佳琪了解到仇马红梅是负责收发机密文件的工作员之后,就慢慢运用感情拉拢和物质引诱的手段,把她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马红梅从小不知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李佳琪就假献殷勤,四处为她打听父母的下落;
马红梅有严重胃病,李佳琪便不惜钱为她治病。
为了消除马红梅对他的戒备,他谎称:“我在果党里就是个检查军容风纪的小干部。”
李佳琪知道马家有两个孩子,生活并不富裕,他便做出疼爱儿女的样子,
先后连接送给马红梅洗衣机、电视机和各种衣物等价值1000多元的物品,从而更加深了他们的“父女之情”。
就这样马红梅不知不觉的沦陷了。
最后,她在李佳琪感情拉拢和金钱物质的引诱下,竟然不顾党纪国法,为他窃取机密文件大开绿灯。
去年5
